十二时辰时间表完整版:新手必看的超详细攻略
你是不是经常听人说"子时睡觉最养生"、"午时工作效率高",但完全搞不懂这些时辰到底对应几点?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个十二时辰时间表,保证让你看完就门儿清!
简单来说啊,古人把一天24小时分成12个时段,每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差不多就是现在的2小时。这个计时方法从商周时期就开始用了,一直沿用到清朝呢!现在虽然都用24小时制了,但中医养生、传统文化里还是经常提到时辰这个概念。
你可能要问了:"为啥非要分成12份?24小时直接除以12多方便啊!"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古人是用日晷看时间的,太阳影子移动的角度正好把白天分成六份,晚上也分成六份,加起来就是十二时辰啦!
记不住这些时辰对应的时间?别慌,我教你几个超级好用的记忆口诀:
还有个更形象的记法:把一天想象成动物的一天!子时老鼠最活跃,丑时牛反刍,寅时老虎觅食...这样记特别有意思,具体可以查查"十二时辰对应动物"的资料。
现在人可能觉得时辰没啥用,但其实啊,在下面这些方面特别重要:
这个问题问得好!古人认为一天的开端是子时,也就是现在的23点到凌晨1点。为啥呢?因为这时候阴气最盛,阳气开始萌发,象征着新的一天要开始了。跟我们现在觉得0点是一天的开始不太一样对吧?
这个嘛...最开始时辰的长度其实不固定!早期是用日晷把白天均分,所以夏季白天时辰长,冬季白天时辰短。后来为了统一才固定成每个时辰2小时。你看,古人也挺会变通的~
最大的区别就是:时辰是时间段,小时是时间点!比如说"午时"指的是11点到13点这个区间,而"12点"就是一个具体时刻。另外时辰还带有阴阳五行的属性,这是西方小时制没有的。
虽然现在都用24小时制了,但时辰的影子还在我们身边:
说实话,了解十二时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更好地规划作息。比如知道申时(15-17点)膀胱经当令,多喝水排毒;戌时(19-21点)心包经值班,适合放松心情...这样安排生活特别科学!
最后分享几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时辰冷知识:
其实时辰文化特别有意思,就像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户。小编觉得吧,知道这些不仅涨知识,跟人聊天时还能显得特有文化!下次再听人说"卯时起床",你就能准确知道是早上5-7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