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全国气温真要集体回暖吗?
最近是不是感觉忽冷忽热特别难受?早上穿羽绒服中午换短袖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数据,5月3日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持续升温,这次可不是那种骗人的"假春天",而是实打实的温度计往上窜。不过具体能暖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升温最猛?咱们得掰开揉碎了慢慢说。
先说说这次升温的"主力部队"都在哪儿。华北平原绝对是头号选手,北京天津这些地方最高温能冲到28℃左右,比前几天直接高了10℃不止。河南山东也不甘示弱,郑州济南中午那会儿穿短袖完全没问题。长江中下游稍微含蓄点,但25℃上下的温度配上点小风,那叫一个舒服。
为啥突然就暖和起来了呢?主要是西北方向来了个暖高压系统,这玩意儿就像个巨型电暖器,把冷空气全给挤跑了。而且这次暖高压特别结实,至少能撑个三四天,不像之前那种一天就溜号的假把式。不过沿海地区可能还得再等等,海风一吹温度还是有点打折扣。
说到穿衣搭配可就有讲究了。早上出门那会儿可能还不到20℃,外套最好选那种方便脱的薄款。中午热起来直接单穿T恤都行,但包里得备件防晒衣,这季节的太阳已经开始毒了。特别提醒爱美的姑娘们,光腿神器可以收起来了,但丝袜最好选20D以下的,不然中午能热出汗。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得特别注意温差。虽然白天暖和了,但清晨和傍晚温度还是偏低,特别是停暖气的地方,晚上睡觉被子别收太早。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就是里外多穿几层薄的,热了脱冷了穿,比死扛着穿一件厚衣服灵活多了。
这种天气最适合干什么?当然是户外活动啊!憋了一冬天的公园野餐可以安排上了,不过最好选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段时间阳光充足又不会太晒。想减肥的抓紧机会,现在跑步健身正合适,既不会像夏天那样跑两步就中暑,也不会像冬天冻得伸不开腿。
说到养生不得不提"春捂秋冻"的老话。虽然温度上来了,但千万别急着换夏装,特别是脚脖子这些地方该捂还得捂。饮食上可以多吃点当季蔬菜,像菠菜、韭菜这些,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帮助适应季节变化。冷饮还是先忍忍,肠胃突然受刺激容易闹毛病。
开车出门的朋友注意了,气温回升会导致胎压变化,上高速前最好检查一下。而且这个季节特别容易犯春困,中午开车最好备点清凉油或者薄荷糖提神。骑电动车的话,早上戴的手套围巾中午记得摘,不然等红灯能捂出一身汗。
家里养植物的现在可以忙活起来了。多肉该换盆的换盆,绿萝该修剪的修剪,趁着温度合适植物恢复得快。但别急着把怕冷的花草搬出去,万一遇上倒春寒可就前功尽弃了。浇水量要慢慢增加,不能一下子恢复夏天模式,根系容易烂。
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容易感冒,办公室里经常是一个喷嚏传染一片。建议多开窗通风,空调先别急着开制冷模式。可以泡点菊花枸杞茶,既去火又增强抵抗力。要是已经出现嗓子干痒的症状,含片润喉糖比乱吃感冒药管用。
爱美的注意了!换季皮肤最容易出问题,突然升温会导致油脂分泌旺盛。清洁要做好但别过度,建议把冬天的面霜换成轻薄款的乳液。防晒霜必须涂起来,别觉得温度不高就偷懒,这个季节的紫外线照样伤皮肤。嘴唇容易干的随身带支润唇膏。
家里有宠物的也得跟着调整。狗狗的厚垫子可以撤了,换成透气的凉席。遛狗时间最好避开正午,水泥地太热会烫伤脚垫。长毛猫该梳毛了,不然天一热掉得满屋子都是。养仓鼠龙猫的别急着撤棉花,夜间温度还是有点凉的。
突然升温对农作物影响最大。冬小麦现在正是抽穗期,温度太高会导致发育过快影响产量。果农们得抓紧疏花疏果,不然挂果太多秋天长不好。菜农的大棚要注意通风,中午温度能比外面高十几度,不及时放风能把菜苗烤蔫了。
这种天气去旅游最划算!既避开了五一的人山人海,又赶在暑假涨价前。推荐去江南古镇,温度适宜还能避开梅雨季。北方草原也值得考虑,草刚绿游客又少。不过订酒店要选有空调的,虽然现在用不上制冷,但保不齐哪天突然升温。
说到突然升温,很多人担心是不是全球变暖又加剧了。气象专家说了,这次就是正常的季节交替,跟气候变化没直接关系。不过近几年春天确实来得越来越早,樱花花期都比二十年前提前了一周多。具体原因很复杂,有自然周期也有人类活动影响。
有人问为啥天气预报老是不准?其实这次升温预测准确率挺高的,因为是大尺度天气系统移动,比预测局部降雨简单多了。要是想看更精准的实时温度,可以下载几个天气APP对比着看。不过再怎么精准预报,出门前望望天总没错。
说到手机天气软件,有个小技巧教给大家。看预报不能只看最高温,要看昼夜温差。像这次虽然白天很暖和,但晚上还是只有15℃左右。还有就是要看风速,5级大风吹着体感温度能降三四度。湿度也得关注,南方湿度大28℃比北方30℃还难受。
最后提醒过敏体质的朋友,升温后花粉浓度会暴增。出门最好戴口罩,回家及时洗脸洗鼻子。家里开窗通风要选花粉少的时段,一般是中午到下午。要是已经开始打喷嚏流眼泪,抗过敏药得按时吃,拖成鼻炎就麻烦了。
小编觉得吧,春天就该有春天的样子,这种不冷不热的天气最舒服了。趁着好天气多出去走走,总比窝在家里强。不过也别太嘚瑟,老祖宗说的"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还是有道理的,谁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变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