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腊月23黄历宜忌查询到底该怎么看?

哎呦喂,最近老听人说"腊月二十三要查黄历",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作为一个刚接触黄历的小白,我刚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黄历查询的门道。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黄历上那些"宜嫁娶""忌动土"的字眼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先说说这个腊月二十三的特殊性吧。在咱们中国传统里,腊月二十三可是小年啊!老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这天要祭灶王爷。所以查黄历特别重要,毕竟要选个好时辰送灶神上天。我奶奶就特别讲究这个,每年这天都要翻半天老黄历。

说到2023年的腊月二十三,阳历对应的是1月14日。这天在黄历上到底写了啥?我特意去查了查,发现这天是壬寅年癸丑月壬申日。看到这些天干地支是不是又懵了?别急,咱们慢慢来。其实这些就是古人用来记日子的方法,跟现在的星期几差不多意思。

那天的宜忌具体是啥呢?宜:祭祀、祈福、求嗣、斋醮、塑绘、开光、订盟、纳采、裁衣、冠笄、嫁娶、动土、安床、移徙、入宅、造庙、安香、出火、拆卸、修造、起基、安门。看到没,这天适合做的事情可多了,特别是跟祭祀相关的。

再来看看忌讳的事情:忌:开市、破土、安葬。也就是说这天不适合开店做生意,也不适合动土下葬。我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就是没注意这个,小年那天开业,结果生意一直不太好,后来找了个先生看,说是日子没选对。

说到时辰的选择,腊月二十三这天也是有讲究的。比如祭灶最好选在酉时(下午5-7点),因为灶王爷这个点要上天汇报工作。我老家那边还有个说法,说申时(下午3-5点)也吉利,适合做一些祈福的事情。

梦见开车翻车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些宜忌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啊,这是古人根据天干地支、五行生克、二十八星宿这些推算出来的。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玄乎,但咱们的老祖宗可是研究了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就像我爷爷说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对于咱们新手来说,查黄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手机APP或者网上的黄历查询工具。输入日期就能看到当天的宜忌。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版本的黄历可能有些细微差别,这个不用太纠结,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说到具体应用,比如你想在小年这天搬家,那就要看看黄历上是不是写着"宜入宅"。2023年腊月二十三这天是适合搬家的,但要注意时辰选择。我建议选在上午的辰时(7-9点)或者巳时(9-11点),这两个时辰都比较吉利。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在这天结婚,那更要好好查黄历了。2023年腊月二十三这天是"宜嫁娶"的,是个好日子。不过要提醒的是,现在年轻人结婚都喜欢看阳历的好日子,其实结合农历黄历一起看会更稳妥。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都是迷信,但我觉得吧,这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就像过年要贴春联、放鞭炮一样,查黄历也是咱们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再说了,选个好日子办事,心里也踏实不是?

阿启免费算命网

那怎么判断黄历上的信息靠不靠谱呢?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看来源。正规出版社出的黄历书,或者权威网站发布的黄历信息,一般都比较准确。其次要看更新情况,每年的黄历都不太一样,要用当年的版本。

说到具体的查询方法,我给大家列几个要点: 1. 先确认农历日期对应阳历是哪天 2. 找到当天的天干地支 3. 查看当日的星宿和五行 4. 对照宜忌事项 5. 选择合适时辰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黄历上写着"诸事不宜"怎么办?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但万一遇到了,我建议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像2023年腊月二十三这天,不仅不是"诸事不宜",反而是个好日子,可以放心安排重要活动。

说到时辰的选择,我再啰嗦几句。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的吉凶都不一样。比如2023年腊月二十三这天的子时(23-1点)就不太吉利,而卯时(5-7点)就很适合做一些祈福的事情。这个具体怎么选,可以请教懂行的老人或者专业人士。

其实黄历这个东西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要掌握基本规律,然后灵活运用。就像我姥姥说的,黄历就是个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做事要用心。不过既然咱们的老祖宗留下了这么个好东西,该讲究的时候还是要讲究一下的。

免费测店名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查黄历这个事吧,既不能全信,也不能完全不信。把它当成一种文化传统来了解和学习,既是对祖先智慧的尊重,也能给自己多一份心理安慰。特别是像小年这样的重要日子,查查黄历总没坏处。

对了,提醒大家一句,2023年腊月二十三这天虽然是好日子,但也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辰八字来看。如果实在搞不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开忌讳的事情,选择宜做的事情。这样总不会出大错。

说到现在,相信大家对黄历查询应该有个基本概念了。其实这东西就跟学做菜一样,刚开始可能觉得步骤好多好麻烦,但熟悉了之后就会发现还挺有意思的。而且现在查询工具这么方便,动动手指就能查到,比古人翻书方便多了。

我刚开始研究黄历的时候也是各种不懂,后来慢慢摸索才明白其中的门道。所以大家别着急,一点点来。记住老祖宗的一句话:"择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有时候太过纠结反而不好,顺其自然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