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字在线测试吉凶免费查询靠谱吗?
最近是不是经常刷到那种"输入公司名秒测财运"的广告?说实话啊,我刚开始看到这种玩意儿也是半信半疑。你说现在开公司多不容易啊,光注册资金就要掏不少钱,谁不想讨个好彩头?但是这种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的测试工具,真的能信得过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
先说说这个测试的原理吧。其实市面上大多数免费测试工具,用的都是那种特别基础的算法。就是把公司名字拆成单个字,每个字对应一个数字,然后加加减减搞出个总分。这种算法吧,说实在的跟路边算命先生用的那套差不多,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这么多老板还是愿意测呢?我觉得主要是心理作用。你想啊,开公司的人压力多大啊,有个测试说"大吉大利",心里多少能踏实点。但问题是,这种测试往往连最基本的行业属性都不考虑。比如你开殡葬公司的和开幼儿园的,能用同一套评分标准吗?明显不科学啊。
那有人要问了,有没有靠谱点的测试方法呢?还真有。正经的风水师傅看公司名,至少要结合这几个要素:老板生辰八字、行业属性、注册时间、办公地点方位。而且还得看字的五行属性相生相克,比网上那些三脚猫功夫复杂多了。
说到免费测试这个事,大家得留个心眼。很多网站说是免费,等你测完就会弹出"专业大师为您解读"的收费项目。这种套路我见多了,先给你个模棱两可的结果,勾起你的好奇心,然后就开始要钱。要我说啊,真想测还不如直接去找个靠谱的风水师傅。
再说说那些测试结果的用词,特别有意思。我观察过几十个这类网站,发现他们最爱用这些词:"财运亨通"、"贵人相助"、"稳中有升"。为啥?因为这些词怎么说都不会错啊!做生意嘛,谁不希望有贵人?谁不想稳中有升?这种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说,公司名字最重要的是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跟知名品牌太像,要能体现行业特征。工商局审核的时候才不管你名字测出来是吉是凶呢。我有个朋友非要取个"招财进宝商贸有限公司",结果因为太俗气被驳回了三次。
那到底要不要在意名字的吉凶呢?我的建议是:可以适当参考,但别太当真。与其纠结名字,不如多花心思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你看"阿里巴巴"这名字,按网上的测试也就是个中等分数,现在不也做得风生水起?关键还是看经营。
说到测试的准确性,我做过一个实验。用同一个公司名在不同的网站测试,结果特别搞笑:有的说是大吉,有的说是中平,还有的说是要破财。这说明啥?说明这些测试根本就没有统一标准,全凭小编心情编的算法。
要是真想取个好名字,我建议可以这么做:先确定行业关键词,然后找几个寓意好的字组合。比如做教育的可以用"育"、"才"、"启"这些字;做科技的可以用"创"、"新"、"智"这些字。这样既符合行业特征,又带着美好寓意,比盲目相信测试靠谱多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创业,特别反感这种"封建迷信"的东西。我觉得吧,传统文化这东西,可以不信,但要保持尊重。公司名字说到底是个符号,重要的是让客户容易记住。你看"小米"、"苹果"这种名字多简单,不也做得很大?
那网上那些付费的起名服务靠不靠谱呢?这个就得擦亮眼睛了。正规的起名师傅收费都不便宜,而且会要求提供很多详细信息。要是遇到那种99元包取名的,八成是随便翻字典给你凑几个字。我认识个老板花了8888元取了个名字,结果发现跟隔壁公司的就差一个字。
其实工商局官网就有公司名称查重系统,这个才是最实用的工具。先把你想好的名字输进去查查有没有重名,这个可比测吉凶实在多了。我见过太多老板,名字测出来是大吉,结果注册时发现早就被人用了,白高兴一场。
说到名字的长度也有讲究。太长了客户记不住,太短了可能注册不上。一般建议是4-6个字比较合适。比如"北京某某科技有限公司"这种结构就很好。千万别学某些公司搞个十几二十个字的名字,员工名片都印不下。
现在很多创业者喜欢用英文名,觉得洋气。这个要特别注意发音问题。有个做外贸的朋友取了个"Super China",结果老外都念成"Super 拆哪",特别尴尬。所以如果用英文名,一定要先找外国人读读看顺不顺口。
还有人喜欢用生僻字,觉得特别。这个真的不建议!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公司名用了"龘"这个字,结果连工商局的工作人员都不会打,耽误了好几天才注册成功。客户想在网上搜都打不出这个字,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那到底什么样的公司名字才算好呢?我觉得至少要符合这几个标准:好记、好写、好读、好传播。你看那些大公司的名字,基本上都符合这几点。千万别为了追求所谓的"吉利",搞出个谁都记不住的名字。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有家餐厅取名叫"财源广进大酒楼",按网上测试是满分。结果开了半年就倒闭了,因为名字太土,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后来改名叫"巷子深私房菜",装修都没变,生意反而好起来了。这说明啥?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体验,不是名字吉不吉利。
所以啊,公司名字测试这事,大家就当个娱乐看看得了。真要开公司,还是多想想怎么做好产品和服务。名字起得再吉利,经营不善照样倒闭;名字普通点,只要用心做,一样能成功。这个道理,放在哪个行业都适用。
小编觉得吧,现在创业环境这么难,老板们焦虑是正常的。但把希望寄托在名字测试上,还不如多跑跑市场、多了解客户需求。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哪个是靠名字测出来的?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与其纠结名字吉凶,不如想想怎么把产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