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蔚来伦敦萨奇艺术馆发布EP9电动超跑,中国超跑震撼欧洲的里程碑时刻,全球电动车爱好者必看
2016年11月21日,伦敦萨奇艺术馆迎来了一场划时代的发布会。蔚来汽车选择在这个当代艺术圣地发布其首款电动超跑EP9,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首次以高端性能车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萨奇艺术馆作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空间之一,曾展出过达米恩·赫斯特等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蔚来此举无疑是将汽车设计与当代艺术进行了完美融合。发布会现场,EP9被放置在艺术馆中央展厅,在专业灯光照射下,其流线型车身与艺术馆前卫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这个选址策略充分展现了蔚来对品牌高端定位的追求,也预示着电动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移动的艺术品。
蔚来EP9在性能参数上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其搭载的四台高性能电机可输出1360马力的惊人功率,0-200km/h加速仅需7.1秒,极速可达313km/h。电池组采用可换式设计,充电45分钟即可续航427公里。这些数据在当时远超特斯拉Roadster等竞争对手,甚至超越了多数传统燃油超跑。EP9的底盘采用全碳纤维单体壳设计,整车重量仅1735公斤,下压力在240km/h时达到惊人的24000牛顿。这些突破性技术不仅展示了中国车企的研发实力,更为后续量产电动车树立了性能标杆。
EP9的外观设计由蔚来慕尼黑设计中心主导,将极简主义美学与功能性完美结合。整车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配合两侧巨大的进气口,既降低了风阻又保证了电池和刹车的冷却需求。车尾的主动式尾翼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角度,配合底部扩散器共同产生强大下压力。内饰方面,EP9采用了极简的赛车风格,四点式安全带、全数字仪表盘和赛车方向盘彰显其赛道基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P9的车身侧面设计灵感来源于蔚来Logo的"翅膀"元素,这个细节既体现了品牌识别度,又优化了侧面气流走向。
EP9的研发过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蔚来组建了一支由前福特、宝马工程师领衔的国际团队,在短短18个月内完成了从概念到实车的全过程。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电池管理系统,为了确保高功率输出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程师们开发了独特的液冷循环系统。悬挂系统采用了主动式设计,可以实时调整阻尼力度以适应不同赛道条件。测试阶段,EP9在全球多条著名赛道进行了严苛测试,包括纽博格林北环赛道,最终创造了7分05秒的电动车圈速纪录,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当时多数燃油超跑。
伦敦发布会当天,萨奇艺术馆外排起了长队,不仅有汽车媒体和业内人士,更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和普通市民。蔚来创始人李斌用流利的英语向全球媒体介绍EP9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亮点,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特别环节中,六位蔚来创始投资人(包括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等)以视频形式分享了他们对EP9的期待,这个安排巧妙展现了中国互联网精英对汽车产业变革的参与。发布会后,EP9被允许在伦敦市区进行短暂巡游,其独特的外观和静音行驶引来了路人驻足拍照,成为当天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英国权威汽车媒体《Top Gear》在报道中称EP9是"来自东方的闪电",认为其性能参数"重新定义了电动超跑的可能性"。《Autocar》杂志则重点关注了EP9的设计语言,评价其"将未来主义美学与赛道功能完美融合"。德国《Auto Motor und Sport》的记者在试驾后写道:"EP9的加速感受如同被弹射器推出,但令人惊讶的是其底盘平衡性和转向精准度,完全不像是这个品牌的第一款作品。"也有媒体提出质疑,《Car》杂志就指出EP9的赛道取向过于极端,可能难以适应日常道路。总体来看,西方主流汽车媒体对EP9给予了超出预期的正面评价。
EP9的发布清晰地展现了蔚来的品牌战略:通过顶级超跑建立高端形象,为后续量产车型铺路。这种"自上而下"的产品策略在汽车史上并不罕见,类似案例有雷克萨斯推出LFA超级跑车。但蔚来的独特之处在于,EP9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展现了互联网企业的高效执行力。值得注意的是,EP9首批仅生产了6辆,全部提供给蔚来创始投资人,这种限量策略既控制了成本,又创造了稀缺价值。从长远看,EP9的技术积累直接影响了后续ES8等量产车型的开发,特别是在电池管理和电控系统方面的经验。
EP9的横空出世直接刺激了全球电动车性能竞赛。在EP9发布后,多家传统车企加快了电动超跑研发步伐,保时捷宣布将Mission E概念车量产化,奔驰也推出了Project One混动超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P9在纽北的圈速纪录促使特斯拉开始研发更强大的Roadster二代,马斯克甚至在推特上公开表示要"超越中国对手"。这场性能竞赛的受益者最终是消费者,各大车企不得不将最先进的电动技术下放到更亲民的车型。从行业角度看,EP9证明了新创车企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豪门的性能水平。
EP9伦敦发布会具有超越汽车行业本身的文化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常与廉价、模仿等标签联系在一起,而EP9以其原创设计和顶尖性能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萨奇艺术馆作为西方当代艺术的重要阵地,选择展出中国品牌的超跑,本身就象征着西方艺术界对中国创造力的认可。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指出:"EP9代表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新方向,从代工生产转向原创设计和核心技术研发。"这种文化层面的认可,可能比销售数字更能体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
虽然EP9定位为赛道机器,但蔚来仍为其设计了相对实用的驾驶体验。与传统燃油超跑相比,EP9的最大特点是瞬时扭矩输出,无需等待转速攀升即可获得最大推力。多位试驾者描述其加速感受"如同被无形的手向前猛推",但同时又没有燃油超跑的顿挫感和换挡冲击。另一个显著差异是噪音水平,EP9在低速时几乎静音,高速时也只有风噪和胎噪,这与咆哮的V8发动机形成鲜明对比。充电方面,EP9支持快充和换电两种模式,蔚来为此建立了专属充电网络,这在2016年是相当超前的服务理念。
EP9作为技术验证平台,其多项创新后来被应用到蔚来量产车型中。最典型的是电池管理系统,ES8采用了与EP9相似的液冷技术,只是容量和功率有所调整。电驱动系统虽然输出降低,但基本架构保持一致,确保了高效能量转换。底盘方面,EP9的轻量化理念影响了后续车型的铝制车身应用。甚至内饰设计语言,如竖向中控屏和简约风格,都能在ES6等车型上看到影子。这种技术下放策略大大缩短了蔚来量产车的研发周期,也保证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从商业角度看,EP9的高端形象为蔚来赢得了"技术领先"的品牌认知,这对吸引早期用户至关重要。
2016年的电动超跑市场尚处起步阶段,EP9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与这些对手相比,EP9的最大优势是纯电动架构带来的性能潜力,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虽然未公开售价,但业内估计约30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EP9代表着全新的品牌和设计语言,这在一向保守的超跑领域是难得的差异化优势。从市场反应看,EP9成功在这些老牌对手中开辟了自己的位置。
尽管EP9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量产车,但其收藏价值在发布后迅速攀升。极少的产量(最终生产了16辆)创造了天然稀缺性。EP9代表着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历史意义。多位知名汽车收藏家公开表示希望购入EP9,苏富比拍卖行甚至将其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收藏车之一"。有趣的是,EP9的电子系统使其与传统收藏车有很大不同,比如需要定期进行软件更新和电池维护。这也催生了新的收藏车服务市场,一些专业公司开始提供电动车专属的保存和维护方案。从投资角度看,EP9的升值空间备受关注,特别是随着电动车成为主流,其开创者地位可能进一步被强化。
虽然EP9定位为道路合法超跑,但其真正的舞台是赛道。除了纽北圈速纪录外,EP9还在多条著名赛道创造了电动车最快单圈:
这些成绩的含金量在于,EP9使用的是普通道路轮胎而非赛车专用胎,且车重比专业赛车更高。蔚来专门组建了赛道支持团队,为EP9车主提供赛道日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和驾驶培训。这种以赛道为中心的用户体验,在传统车企中相当罕见,反映了蔚来对性能文化的独特理解。从营销角度看,EP9的赛道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性能证明,远比广告宣传更能打动高性能车爱好者。
EP9的目标用户群体非常特殊,首批车主全部是蔚来创始投资人,包括:
这些科技和投资界领袖的共同特点是对创新技术的高度敏感,以及希望通过EP9展示对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支持。后续生产的10辆EP9则面向全球顶级收藏家,据传包括一位欧洲王室成员和两位硅谷科技富豪。这些用户购买EP9不仅看重其性能,更看重其象征意义——代表个人对未来的前瞻性投资。与传统超跑买家追求身份象征不同,EP9车主更多是将其视为科技艺术品和未来交通工具的早期样本。
将EP9与2016年的主流超跑进行设计对比,可以发现几个显著差异点。传统超跑如法拉利488GTB仍保留大尺寸进气格栅,而EP9采用封闭式前脸,仅保留必要的冷却开口。侧面轮廓上,燃油超跑通常有复杂的曲面变化以优化进气,而EP9的侧面更为简洁流畅。车尾部分,EP9的主动式尾翼比传统超跑更宽大,且与车体融合度更高。色彩应用上,EP9初期仅提供白色和蓝色两种选择,强调科技感而非运动激情。这些差异不仅仅是审美取向不同,更反映了电动车在空气动力学和散热需求上的本质区别。从设计史角度看,EP9可能标志着超跑设计语言的一个转折点。
EP9的生产过程融合了传统超跑的手工技艺和现代制造技术。碳纤维单体壳由专业技师手工铺层,再经过高压釜固化成型,这个过程需要超过200小时工时。电机和电控系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专用工作台上预组装后整体安装。喷漆工序在无尘室进行,采用与飞机同级的底漆和清漆工艺。总装线上,每辆EP9都由固定团队负责,确保工艺一致性。与传统量产车不同,EP9的每个主要部件都有专属工程师签名,这种仪式感强化了其手工精品的定位。质量控制方面,每辆EP9出厂前都需通过严格的动态测试,包括高速平衡和系统稳定性检查。
EP9项目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高功率密度电机的散热问题。在赛道极端工况下,四台电机同时满负荷运转会产生大量热量,传统风冷系统无法满足需求。蔚来工程师开发了创新的双循环液冷系统,将电机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另一个难题是电池重量分配,EP9的电池组位于车辆中部,但高功率输出时前后轴负载会剧烈变化。解决方案是开发了智能扭矩分配系统,实时调整前后电机输出比例。悬挂系统也经过特殊调校,在保证赛道性能的同时兼顾日常驾驶舒适性。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EP9的具体问题,更为电动车高性能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EP9发布前,蔚来在国际市场上几乎默默无闻,国内消费者也对其持观望态度。EP9的震撼亮相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一夜之间将蔚来与"高性能""高科技"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市场调研显示,EP9发布后蔚来品牌认知度在欧洲提升了300%,在中国高端消费群体中提升了450%。更重要的是,EP9的成功让潜在消费者相信蔚来具备与传统豪华品牌竞争的技术实力。这种品牌提升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ES8开启预售时,超过30%的预订用户表示EP9是他们考虑蔚来的重要原因。从品牌建设角度看,EP9堪称教科书级的案例,证明了通过尖端产品建立高端形象的可行性。
作为汽车行业的观察者,我认为EP9伦敦发布会的意义远超出一款新车的亮相。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随者"向"定义者"的角色转变,证明了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高端性能车领域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更值得思考的是,蔚来选择在艺术馆而非传统车展发布EP9,这种跨界思维反映了新创车企对汽车本质的重新定义——未来汽车将是科技、艺术和移动体验的融合体。EP9可能永远不会大规模量产,但它开启的思维方式和展示的技术路径,将持续影响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意义上,2016年11月21日的伦敦夜晚,确实是中国汽车工业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