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能查到别人的真实姓名和户籍信息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收到陌生电话,对方能准确叫出你的全名;或者刷短视频时,评论区有人把你的住址说得一清二楚。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咯噔一下: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网上到底能不能查到别人的真实姓名和户籍信息?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

先说结论啊,普通人在网上是查不到他人完整户籍信息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户籍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我国《民法典》第1034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系统更是严格保密,不可能随便让人查。

不过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信息泄露的情况。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就像你家保险箱里的东西本来只有你知道,但要是你把钥匙随便乱放,或者把密码告诉不靠谱的人,那东西就可能被人。个人信息也是这个道理,主要泄露途径有这么几种:

现在网上确实有些号称能查户籍的网站或服务,这些基本都是骗局。他们要么是钓鱼网站,想套取你的个人信息;要么就是收钱不办事的骗子。我有个朋友就上过当,花了200块钱查前女友的户籍,结果对方发来一份明显是伪造的户籍证明,后来那个网站也打不开了。

那有人要问了,为啥有些"私家侦探"能查到呢?这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他们通常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比如买通内部人员,或者利用黑客技术入侵系统。但这些都是违法行为,一旦被抓到,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要坐牢的。《刑法》第253条专门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还不死心,觉得总该有合法渠道吧?确实有,但非常有限。比如你要打官司,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取对方户籍信息;或者你是公司HR,需要核实员工身份,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查询。但这些都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相关证明,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查的。

紫气东来是什么生肖

其实现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了。去年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所以啊,那些号称能查户籍的广告,99%都是骗人的。

那如果真有人查到了我的信息怎么办?别慌,教你几招应对方法:首先保留证据,截图、录音都可以;然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可以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记住,维权要趁早,越早行动越容易追查到泄露源头。

说到防范,我给大家支几招:网上注册时尽量不用真实姓名;快递地址可以写小区代收点;废弃的快递单一定要撕碎;不同网站用不同的密码;定期检查手机APP的权限设置。这些习惯养成后,能大大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泄露个姓名电话没啥大不了的,这种想法很危险。你知道骗子拿到你的基本信息后能干什么吗?他们可以: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盗刷你的银行卡;甚至用你的信息注册公司从事违法活动。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我认识一个做网络安全的朋友,他跟我说现在黑市上个人信息都是明码标价的:一条完整的户籍信息能卖到50-100元;单有姓名电话的便宜些,20元左右;要是连带银行卡信息的就更贵了。这些数据最后都流向了诈骗团伙,想想就可怕。

给名字打分测试

有些APP安装时会索要通讯录权限,这个要特别小心。一旦同意,你手机里所有联系人的信息都可能被上传到服务器。去年就有款社交APP因为这个被罚款100万。所以安装新APP时,权限能不给就不给,非要给的话也要仔细看看它要这些信息干嘛用。

说到查询他人信息,还有个常见误区就是通过身份证号反查。网上确实有些工具号称能通过身份证号查户籍地,但其实只能验证前六位行政区划代码的真伪,根本查不到具体个人信息。而且随意查询他人身份证号本身就可能涉嫌违法。

那企业招聘时怎么核实候选人信息呢?正规做法是通过学信网查学历,让候选人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或者委托第三方背调机构。这些渠道都是合法合规的。切记不要为了省事去找那些灰色渠道,一旦出事企业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最近还有个新骗局要提醒大家注意:有人冒充防疫人员,说要做流调,让你提供身份证号和住址。这时候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可以反问他一些只有真防疫人员才知道的工作细节。真正的流调人员是不会在电话里索要银行账户信息的。

八字眉的女人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查别人这么难,那名人信息总可以查吧?其实也不行。虽然明星的公开信息比较多,但户籍信息同样受法律保护。之前就有狗仔因为买卖明星户籍信息被判刑的案例。追星可以,但千万别碰法律红线。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某地破获一起案件,犯罪团伙通过物业公司内部人员获取小区,然后冒充房管局工作人员实施诈骗。这个案子抓了二十多人,主犯判了五年。你看,从获取信息到实施犯罪,整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要付出代价。

其实啊,与其整天想着怎么查别人,不如多花点心思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就是我们的数字身份证,一旦泄露后患无穷。养成好的上网习惯,遇到可疑情况多留个心眼,这才是最实在的。

小编觉得吧,网上查询他人户籍信息这事,就像试图打开别人家的门锁——不仅技术上很难实现,而且就算真打开了,等待你的只会是法律的制裁。与其动这些歪脑筋,不如把精力用在正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