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有没有突然发现手机日历上8月23日标着个"处暑"?或者刷短视频时看到有人说什么"奴隶贸易纪念日"?这个日子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唠唠,保证让你听完直拍大腿——原来这么回事!
咱中国老祖宗定的二十四节气里,8月23日左右经常轮到处暑。这俩字儿看着挺唬人,其实特简单——"处"是终止,"暑"是炎热,合起来就是"热天到此为止"的意思。不过别高兴太早啊,秋老虎还在后头蹲着呢!
具体到物候特征可太有意思了:
广东人要"吃鸭子",说是处暑这天鸭肉最肥美;浙江人放河灯祭祖,福建人居然要吃龙眼泡饭!最绝的是老北京,讲究"处暑送暑船",现在后海还能看见这习俗呢。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的这个纪念日,全称叫"贩卖黑奴及其废除国际纪念日"。选8月23日是因为1791年这天,海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奴隶大起义!
这段历史有多黑暗?这么说吧,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每10个人就有4个死在路上。船舱里人摞人像沙丁鱼罐头,得病的直接扔海里喂鲨鱼...
8月23日居然还是乌克兰国旗日!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定的这个节日。他们的国旗特别简单——就蓝黄俩色块,蓝色代表天空,黄色象征麦田。
再说个邪门的,欧洲中世纪把这天叫"圣玫瑰节"。传说这天采摘的玫瑰能治病,修道院会制作玫瑰酱。现在法国普罗旺斯还在延续这个传统,不过改成了...玫瑰香水!
可拉倒吧!长江流域"处暑十八盆",意思是还得洗十八天冷水澡。气象数据显示,华北地区处暑后平均气温只降了1-2℃,南方更是一动不动。真正凉快要等到白露以后。
这里头区别大了去了:
说实话,写完这篇手都是抖的。谁能想到同一个日子,既承载着老祖宗的生存智慧,又刻着人类最黑暗的记忆。现在明白为啥日历要标红字了吧?这些日子就是逼着我们记住甜蜜也别忘了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