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日历带农历对照表,完整版1966年农历公历对照日历表,1966年农历阳历转换查询工具

1966年是中国农历丙午马年,这一年对于研究中国传统历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呈现1966年完整的公历与农历对照表,帮助读者了解这一特殊年份的时间转换关系。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每月每日的公历日期与农历日期的对应关系,为历史研究者、民俗学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提供实用参考。

1966年公历为平年,全年共365天,2月份有28天。农历丙午年从1966年1月21日开始,至1967年2月8日结束。这一年没有闰月,共包含12个农历月份。春节落在1月21日,比往年稍早。通过对照表可以清晰看到,1966年的节气分布与农历月份的对应关系,如立春在2月4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1966年的传统节日在公历中的分布值得关注。春节落在1月21日,清明节是4月5日,端午节在6月23日,中秋节则在9月29日。这些重要节日的公历日期每年都会变化,通过对照表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1966年的具体情况。例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对应公历6月23日星期四,而重阳节则在农历九月初九,对应公历10月22日星期六。

在节气方面,1966年的二十四节气分布均匀。立春在2月4日,雨水2月19日,惊蛰3月6日,春分3月21日,清明4月5日,谷雨4月20日。这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每年都不固定,但通过对照表可以准确找到1966年的具体对应关系。例如,夏至在6月22日,农历五月初四;冬至在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一。

1月份的公历与农历对照尤为复杂,因为涉及农历年份的更替。1966年1月1日至1月20日仍属乙巳蛇年,农历为腊月;1月21日起进入丙午马年,农历正月。这种跨年的情况在对照表中需要特别标注。例如,1月1日星期六对应农历腊月初十,而1月31日星期一则对应农历正月初十。

2月份作为公历天数最少的月份,在1966年仅有28天。农历从正月十三延续到二月十二。这个月包含了重要的节气立春和雨水,以及元宵节(正月十五,公历2月3日)。通过对照表可以看到,1966年的元宵节恰逢星期四,而龙抬头(二月初二)则在3月2日星期三。

属鸡2023年的运势及运程

1966年的农历月份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正月有29天(1月21日-2月18日),二月30天(2月19日-3月20日),三月29天(3月21日-4月18日),以此类推。这种大小月交替的模式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特一。对照表清晰地展示了每个农历月份对应的公历时间段,方便查询特定农历日期的公历对应。

农历四月在1966年是一个小月,仅有29天,对应公历4月19日至5月17日。这个月包含了立夏(5月6日)和小满(5月21日)两个节气。通过对照表可以发现,1966年的端午节(五月初五)出现在6月23日,而七夕(七月初七)则在8月3日星期三。

7月至9月的公历与农历对照关系显示出夏季节气的分布特点。1966年的三伏天从7月17日(初伏)开始,到8月25日(末伏)结束。这段时间在农历中跨越六月和七月,对照表可以清晰显示三伏每个阶段的具体日期。例如,中伏从7月27日开始,农历六月初十;末伏8月16日开始,农历七月初一。

10月至12月的对照关系显示出秋冬季节的转换。1966年的寒露在10月9日,农历八月廿五;霜降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十。这些节气在对照表中都有明确标注。重阳节(九月初九)在10月22日星期六,而冬至(十一月十一)则在12月22日星期四,这些都是通过对照表可以快速查询到的重要信息。

网上起卦

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人士而言,1966年的日历对照表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通过对照表找到确切的农历日期。例如,某个重要会议在公历5月16日召开,通过查询可知当天是农历三月廿六。这种时间转换对于还原历史场景、理解当时人们的时间观念都很有帮助。

在民俗研究领域,1966年的节日分布和农事活动安排也值得关注。对照表可以显示农忙时节与农历月份的对应关系,如插秧、收割等传统农事活动的时间节点。例如,长江流域的早稻插秧通常在清明前后,1966年的清明是4月5日,农历三月十五,这个时间点对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制作1966年的公历农历对照表需要考虑多种历法规则。公历采用格里高利历,而农历则是阴阳合历,以月相周期为基础,兼顾太阳运行规律。1966年的农历月份大小安排遵循"十九年七闰"的规律,这一年没有闰月,因此全年只有12个农历月,共354天,比公历年少11天。

在节气计算方面,1966年的二十四节气时刻基于东经120度标准时间。例如,立春准确时刻是2月4日07:38,这个精确时间点决定了农历月份的划分。对照表中虽然通常只显示节气日期,但背后的精确计算确保了历法转换的准确性。这种精确性对于天文爱好者和历法研究者尤为重要。

1966年的农历丙午马年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份。马象征着奔放和进取,这一年的节气分布和节日安排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通过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到重要传统节日与公历日期的对应关系,如春节、端午、中秋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时间节点。

万年历2023

在民间习俗方面,1966年的农历日期对应着各种传统活动。例如,龙抬头(二月初二)在3月2日,这一天有剃头的习俗;腊八节(腊月初八)在1967年1月9日,是1966农历年的最后一个重要节日。对照表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习俗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及它们与自然节律的关系。

在研究家族历史时,我发现1966年的日历对照表特别有用。老一辈人往往习惯用农历记录重要事件,如祖父的生日是"丙午年五月十八",通过对照表可以准确转换为1966年6月27日。这种转换不仅解决了时间定位问题,更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我认为1966年的日历对照表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念。农历与公历并行的体系反映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坚持。通过研究这样的对照表,我们不仅能获取时间信息,更能理解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组日期对应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