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事业单位2025年招聘公告最新发布,陇原人才引进计划启动,应届生就业指南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25年4月25日正式发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告。本次招聘涵盖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共提供8762个事业编制岗位,创近五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报名系统将于5月6日上午9:00开放,持续至5月12日下午18:00关闭。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增"智能审核"功能,考生提交材料后24小时内即可收到初审反馈。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2025修订版)》,笔试暂定6月15日举行,面试工作计划在7月下旬启动。
从岗位层级来看,省直单位占18.7%,市属单位占31.2%,县区及以下基层单位比例首次突破50%。特别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如临夏州东乡县、定西市通渭县等地,设置了"本地户籍优先"的定向岗位,这类岗位占比达到基层岗位总量的35%。
对比近三年数据可以发现,硕士研究生学历需求增长显著:2023年要求硕士的岗位占12.6%,2024年升至18.9%,而2025年达到24.3%。但专科起点岗位仍保留1562个,主要集中在护理、幼教等专业技术岗位。值得关注的是,省气象局、省地质调查院等科研单位首次设立"本科-硕士连读"岗位,录用者将享受带薪攻读硕士学位的特殊培养政策。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建立应届生就业跟踪系统,对落选考生自动匹配后续发布的补充招聘岗位。这种"一次报名,多次匹配"的新机制在全国尚属首创。
在专业设置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特征:省直技术类岗位普遍要求二级学科专业完全匹配,而基层管理岗则多设置为"专业大类"。以兰州市教育局所属学校为例,语文教师岗位明确要求"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而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岗仅要求"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医护岗位全部实行"持证准入",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给予1年宽限期。
笔试科目仍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但2025版考试大纲作出三点重要修订:一是增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模块,占比约8%;二是将申论写作改为"政务文书写作",侧重考察通知、报告等公文拟制能力;三是专业科目考试取消纯记忆题型,全部改为案例分析。面试环节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复合模式,省直单位还将增加英语口语测试。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薪酬改革实施方案》,2025年起将建立"越往基层、补贴越高"的逆向调节机制。甘南、临夏等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人员还可享受"高原津贴"和"民族地区补贴"双重待遇。
考务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所有考生提供笔试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考场设置严格执行"单人单桌、间隔1.5米"的标准,每个考点配备3名防疫专员。对于处于隔离期的考生,可申请参加后续组织的补充考试。这种"常规考+补充考"的双轨制设计,既保障了考试安全,又维护了考生权益。
本次招聘首次将残疾人专设岗位比例提高到3%,较2024年增长50%。岗位类型涵盖文秘、计算机操作等适合残疾人的工种,省残联将提供专用考场改造、考试延时等适应务。值得注意的是,听障考生报考非语言类岗位时,可申请将普通话测试改为书面表达能力测试,这在全国省级事业单位招聘中属于创新举措。
资格审核阶段将对接"信用中国"平台,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报考者实行一票否决。拟录用人员公示期间,纪委监委部门将进行"三龄两历"专项审核。与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起建立"廉政承诺追溯"机制,录用后发现报考材料造假的,即使已转正也将取消编制并追缴违规所得。
县乡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须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较往年延长2年。但配套推出了三项激励政策:一是服务期满考核优秀者直接纳入后备干部库;二是可申请省内高校在职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三是服务期内享受"双倍年假"待遇。省财政还将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基层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在临夏、甘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对熟练掌握汉语和民族语言的考生实行笔试总分加3分的优惠政策。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报考者报考本民族自治地区岗位时,学历要求可放宽一个档次。省民委特别指出,民族地区岗位面试考官组必须包含1名通晓当地民族语言的评委。
全省单列287个岗位定向招聘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岗位数量创历史新高。对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笔试成绩按比例加分;服役满5年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可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岗位。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组建专项咨询团队,为退役士兵提供从报考到聘用的全程指导服务。
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包括《甘肃省情2025》《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标准教程》等6本教材。备考专家建议重点关注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时政热点,每天保证3小时以上的模块化训练。值得注意的是,省人事考试中心将开通24小时智能备考咨询机器人,考生可通过"陇原人事"APP随时获取个性化学习方案。
兰州大学职业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显示,近三年报考省直岗位的考生平均竞争比为58:1,而县级以下基层岗位平均竞争比仅为12:1,建议考生理性评估自身条件后梯度填报志愿。
报名阶段最多人咨询的是工作经历证明问题。现明确:企业工作经历需同时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记录;自主创业经历需工商登记证明;待业期超过6个月的需提交居住地社区证明。学历认证方面,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有效期延长至整个招聘周期,不再要求补办最新认证。
全省共设16个笔试考区,较去年新增兰州新区考区。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为偏远地区考生提供定额交通补贴。特别提醒:报考省直单位但选择在生源地考试的考生,需在报名系统"异地考试申请"模块单独提交申请,截止时间为5月8日18时。
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2025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考生实行个案评估制度。取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限制,但餐饮服务岗位仍需取得健康证。心理测试作为新增项目,结果仅作为岗位适配性参考,不纳入总分计算。体检复检申请期限由3天延长至5个工作日。
监委派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设立专项监督电话(0931-12388),全程受理招考违规违纪问题举报。与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将实行"实名举报优先核查"制度,对实名举报者15个工作日内反馈初步核查结果。省委组织部将随机抽查20%的岗位招聘全过程资料。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7年将实现专业技术岗位高级职称占比提升至35%,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全面落地。我认为这次招聘不仅是就业机会,更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跳板。特别是基层岗位人员,未来可通过"定向选调"等渠道进入公务员队伍,这种"事业编-行政编"的转化通道正在逐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