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月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

各位小伙伴最近有没有感觉信息爆炸啊?每天打开手机各种新闻推送哗啦啦地来,根本看不过来对不对?特别是刚过去的二月份,国内外发生了好多大事儿,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盘一盘。别着急,我这就把二月份最热门的那些事儿给你捋清楚,保证让你看完就能跟朋友侃大山!

先说说国内这块儿。二月份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南方那场特大冻雨灾害了。从2月1号开始,湖南、湖北这些地方连续下了好几天冻雨,电线杆子都结冰了,好多地方停电停水。最惨的是正好赶上春运,高速公路堵得那叫一个惨,有人被困在车上好几天。这事儿后来还上了央视新闻,国家应急管理部都出动了。

说到春运,今年春运客流量创了新高,达到了惊人的90亿人次!铁路部门说光是春节假期就发送旅客4.8亿人次。这数字听着就吓人,相当于把整个欧洲的人口来回搬了好几趟。不过今年买票倒是方便多了,12306推出了候补购票功能,据说成功率能有80%,比往年靠谱多了。

科技圈这个月也挺热闹。OpenAI发布了新一代文本转视频模型Sora,能根据文字描述生成60秒的高清视频。虽然还没开放公测,但放出来的几个demo已经让网友炸锅了。有人担心这玩意儿会不会让影视行业失业,要我说啊,工具永远是工具,关键还得看人怎么用。

手机厂商这边,小米14 Ultra在2月22号发布了,主打徕卡影像系统,售价5999元起。华为也悄悄上架了Mate60 RS非凡大师版,价格直接飙到12999。这价格...emmm...反正我是买不起,不过据说线下店排队的人还挺多。

娱乐圈这个月最大的瓜应该就是某顶流明星的税务问题了。虽然官方没点名,但网友扒来扒去基本锁定了几个目标。这事儿闹得挺大,好几个品牌都紧急撤了代言。要我说啊,这些明星赚那么多钱还逃税,真是活该!

姓名测算网

国外这块儿也有不少大事。最重磅的当属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在监狱突然死亡的消息。这事儿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欧美国家纷纷表示谴责。普京倒是淡定,照常参加各种活动,不过俄罗斯国内确实出现了小规模抗议。

美国大选这边,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一路领先,已经拿下了好几个州。拜登这边就比较惨了,最新民调显示支持率跌到了38%,创下任内新低。要我说啊,这俩老头加起来都快160岁了,美国是真没人了吗?

巴以冲突这个月还在继续,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超过28000人死亡。联合国安理会倒是通过了个停火决议,但好像没啥实际效果。最惨的还是平民百姓,天天活在恐惧中,想想都难受。

日本央行这个月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这是17年来首次加息。日经指数应声下跌,日元汇率倒是涨了点。专家说这标志着"安倍经济学"正式终结,不过对咱们去日本旅游的人来说,买东西可能要贵点了。

体育界这个月最火的肯定是梅西香港行事件。花大价钱请来的球王全程冷脸不上场,把香港球迷气得够呛。后来梅西在日本却生龙活虎,这事儿直接上升到外交层面,连特首都出来说话了。要我说啊,这钱花得真冤!

冬奥会这个月也有新闻,国际奥委会宣布2030年冬奥会落户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本来想申办的瑞典和瑞士都退出了,说是成本太高办不起。现在办奥运真是越来越难了,动不动就亏几十亿,谁受得了啊。

梦见家里发洪水

说到经济数据,二月份咱们的CPI同比上涨0.7%,总算结束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专家说这显示经济在缓慢复苏,不过老百姓感受可能没那么明显,物价该贵还是贵。

房地产这边,二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下跌,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8%。不过政策倒是松绑了不少,广州直接取消120平米以上住房限购。要我说啊,现在这行情,刚需该买还是得买,投资的话还是再看看吧。

汽车市场这个月挺热闹,比亚迪率先打响价格战,秦PLUS荣耀版直接降到7.98万起。其他厂商赶紧跟进,现在10万以内能买到的电动车越来越多了。不过要提醒大家,降价的同时也要注意配置有没有缩水,别光看价格。

说到电动车,特斯拉这个月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X,原因是车门解锁逻辑有问题。要我说啊,这些高科技玩意儿有时候反而容易出问题,传统机械结构虽然老土但靠谱啊。

医药行业这个月有个好消息,国产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获批上市。虽然疗效还有争议,但总算给了患者多一个选择。价格也不便宜,一个月要3580元,医保还不能报销。唉,生病真是生不起啊。

二月廿四

教育领域这个月最受关注的就是考研成绩公布了。今年报考人数474万,再创新高,但录取率可能还不到20%。现在这就业形势,大家都想继续读书躲一躲,结果把考研也卷成高考了。

最后说说天气。今年二月特别冷,全国平均气温零下3.4℃,比常年同期偏低1.9℃。专家说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极端天气。大家出门记得多穿点,感冒了可不好受。

看完这么多事儿,是不是觉得二月份过得特别充实?其实每个月都有这么多新闻,关键是要学会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比如想买车的可以关注汽车降价,想投资的看看经济数据,追星的就...emmm...还是多关注作品吧!

小编觉得啊,现在信息虽然多,但真正有价值的不多。建议大家少刷短视频,多看看深度报道,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毕竟在这个时代,信息就是力量,但垃圾信息只会浪费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