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知不知道每年11月14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不是双十一剁手节的后遗症,也不是什么网红节日。说实话,要不是去年我邻居老王查出糖尿病,我压根不会注意到这个日子。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世界糖尿病日,保证让你听完之后,再也不会把这个日子当成普通星期四了!
话说1991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一拍大腿,决定搞个专门的日子提醒大家注意糖尿病。为啥选11月14日呢?这里头有个冷知识——这天是胰岛素发现者弗雷德里克·班廷的生日。对,就是那个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救命药胰岛素的发明者!
你可能要问,胰岛素到底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得了糖尿病基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班廷和他的小伙伴查尔斯·贝斯特在1921年搞出这个发明,直接改变了糖尿病患者的命运。所以用他的生日当纪念日,再合适不过了!
咱们先来掰扯掰扯糖尿病是咋回事。简单来说,糖尿病就是血糖控制出了问题。正常人吃饭后血糖会升高,但身体会分泌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糖尿病患者要么胰岛素不够用,要么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结果血糖就居高不下。
糖尿病主要分两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多是天生的,患者自己基本不产胰岛素;2型多是后天得的,跟生活方式关系很大。现在全球得糖尿病的人已经超过4亿,中国就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你说吓人不吓人?
说实话,现在各种纪念日多得跟超市促销似的,但这个世界糖尿病日还真不是凑数的。它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每年这天,全球各地都会搞各种活动,比如免费测血糖、健康讲座、公益跑步啥的。有些地标建筑还会亮起蓝光,因为蓝色是糖尿病的代表色。你看,这排面够大吧?
可能有人觉得,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点嘛,能有啥大不了的?那我得告诉你,糖尿病要是不好好控制,后果真的很严重!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比如: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现在越来越年轻化。我认识个90后程序员,天天加班吃外卖,不到30岁就查出了糖尿病。所以啊,千万别觉得这病离自己很远!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那我是不是高危人群啊?别急,咱们来看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看到没?虽然有些因素我们改变不了,但大部分风险其实都跟生活方式有关。换句话说,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
既然说到预防,那咱们就聊聊具体该怎么做。其实预防糖尿病的方法,总结起来就三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
具体来说:
特别提醒一下,别等出现症状才去检查。糖尿病早期可能根本没感觉,等到"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的症状出来,往往已经晚了。建议35岁以上的人每年都测个血糖,高危人群更要勤检查。
如果你或者家人已经确诊糖尿病,也别太绝望。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只要科学管理,糖尿病患者照样能活得好好的。
关键是要做到:
我邻居老王现在就把血糖控制得挺好,每天饭后散步半小时,零食都换成了坚果。他说虽然生活要规律些,但总比得并发症强。这话在理!
说了这么多,那作为普通人,在世界糖尿病日这天能做点啥呢?其实很简单:
要是你认识糖尿病患者,这天不妨给他们发个问候。得这病本来就不容易,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很重要。
最后咱们来辟个谣,说说关于糖尿病的几个常见误区:
记住啊,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不重视、不控制。只要科学对待,糖尿病患者一样能健康长寿。
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明白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的意义了吧?反正我现在是记住了,以后每年这天都要提醒家人测个血糖。健康这东西,真的是预防比治疗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