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今天是农历几月初几"或者"公历生日是哪天"这样的话?反正我小时候就特别懵,为啥要有两种日历呢?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先说个有意思的现象,你有没有发现春节每年公历日期都不一样?去年可能是1月底,今年就变成2月初了。这就是因为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式完全不同导致的。咱们慢慢往下看。

公历是什么来头?

公历又叫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这个历法最大的特点就是:

说白了就是跟着太阳转,所以也叫太阳历。现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用这个历法,包括咱们中国。

农历又是咋回事?

农历又叫阴历,是中国传统的历法。它跟公历最大的区别在于:

你看啊,农历一年比公历少了11天左右,所以必须隔几年加个闰月来补上这个差距。

两种历法的主要区别

咱们把公历和农历放一起比较下:

看到没,这两种历法从根儿上就不一样。公历更科学精确,农历更贴近自然变化。

为啥中国要用两种历法?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啊,咱们现在虽然主要用公历,但农历在民间还是很重要的。原因有这几个:

说白了就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你想啊,要是把春节改成公历1月1日,那还叫过年吗?

农历的月份为啥有大有小?

11月17日

这个得从月相变化说起。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大概29.5天,所以农历一个月要么29天(小月),要么30天(大月)。具体怎么定呢?

古人观察发现,月亮从完全看不见到满月再到看不见,这个周期就是一个月。如果某个月初一看不到月亮,那这个月就是小月;如果能看到,就是大月。

二十四节气是公历还是农历?

这个问题特别容易搞混。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按太阳运行来定的,所以它更接近公历。你看啊:

但是节气又跟农历配合使用,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所以它算是两种历法的结合体。

闰月是怎么算出来的?

前面说了农历一年比公历少11天左右,3年就少33天,差不多一个月。所以每隔2-3年就要加一个闰月来补上这个差距。

具体哪个月是闰月呢?这个要看节气。如果某个月里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中排在偶数位的节气),那这个月就是闰月。比如2023年闰二月,就是因为那个二月没有中气。

生日过公历还是农历好?

这个完全看个人习惯。现在年轻人大多过公历生日,因为好记。但老一辈还是习惯过农历生日。我家就是,我奶奶每年都记得我农历生日,我自己倒是经常忘记。

其实两种都可以,重要的是有人记得给你过生日对吧?不过要注意,农历生日每年对应的公历日期都不一样,所以如果过农历生日的话,得每年查一下对应日期。

为什么春节日期每年都变?

这就是因为春节是按农历算的。农历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日期每年都不一样,大概在1月21日到2月20日之间浮动。

具体怎么浮动呢?主要看闰月。如果前一年有闰月,那春节就会比上一年晚一些;如果没有闰月,就会比上一年早一些。比如2023年春节是1月22日,2024年就是2月10日,因为2023年闰了个二月。

日柱癸卯

公历和农历哪个更准?

从科学角度来说,公历更精确。因为它完全按照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来制定,一年的误差只有26秒,3000多年才会差1天。

农历因为要兼顾月相变化,所以需要经常调整。不过农历也有它的优势,就是能反映月相变化,对渔业、航海等很有帮助。

现在还用农历的地方多吗?

虽然公历是主流,但农历在很多领域还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历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农历和阴历是一回事吗?

严格来说不是。阴历是完全根据月相制定的历法,像历就是纯阴历。而农历是阴阳合历,既考虑月相变化,又通过闰月来调整,使其与太阳年基本吻合。

所以咱们中国的农历比纯阴历要复杂得多,也精确得多。这也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

为什么公历2月只有28天?

这个跟公历的历史有关。最早的古罗马历法一年只有10个月,后来加了两个月,2月就成了最后一月。当时的统治者觉得单数吉利,就把一些月份改成31天,2月就被牺牲了。

再后来凯撒改革历法时,为了纪念自己,把他出生的7月(July)改成31天。他的继任者奥古斯都也不甘示弱,把8月(August)也改成31天,于是又从2月借了一天。所以2月就只剩下28天了,闰年时才29天。

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

农历的月份不像公历那么固定。一般来说:

属虎2023年的运势及运程

具体哪个月是大月哪个月是小月,这个要看实际月相变化。所以农历的月份天数是不固定的。

公历月份天数为什么不一样?

这个其实挺随意的。最初古罗马历法中的月份都是30或31天,只有2月特殊。后来经过多次改革,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这个分布没什么科学依据,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农历新年为什么叫春节?

这个叫法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1914年,当时的内务部提议将农历新年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叫元旦,这样两个新年可以区分开。

在此之前,农历新年就叫"元旦"或"新年"。改称春节后,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至今。其实"春节"这个名字挺好的,因为农历新年正好在立春前后,是一年春天的开始。

为什么感觉农历更准?

很多人觉得农历更准,可能是因为:

但其实这只是因为农历兼顾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所以感觉更贴近自然。从科学精度来说,还是公历更准。

两种历法会一直共存吗?

看样子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公历作为国际通用历法,在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农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民俗和节日中又很重要。

我觉得这样挺好,既跟国际接轨,又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就像我们现在既过元旦又过春节,既过情人节又过七夕,多几个节日不是更热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