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早上出门明明看了天气预报说晴天,结果半路突然下暴雨,淋成落汤鸡...这时候是不是特别想骂气象局?其实啊,天气预报准确度这些年已经提高很多了,但为啥还是经常不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查历史天气数据,自己分析分析规律,说不定比天气预报还准呢!
很多人觉得查历史天气没啥用,其实大错特错!我给你数数看啊:
你看,用处多着呢!而且现在查这些数据特别方便,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行。不过啊,查数据也是有讲究的,不能瞎查。
现在网上能查天气的网站App一大堆,但质量参差不齐。我给大家推荐几个我用过觉得不错的:
我个人建议啊,如果是正经要做分析研究,还是用气象局的官方数据最靠谱。虽然界面丑了点,但数据质量没得说。
这个其实特别简单,我手把手教你:
注意啊,有些特别久远的数据可能要收费,但最近5年的基本都是免费的。查的时候最好选整点数据,这样比较准确。
第一次看气象数据的人可能会懵,那一堆数字都是啥啊?来,我给你解释几个最重要的:
其他还有气压、能见度啥的,一般用不上。重点看前面这几个就行。
光查数据不分析等于白查!这里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分析方法:
1. 找规律:比如查过去5年清明节期间的天气,看看是不是每年都下雨
2. 算平均值:把某个月每天的最高气温加起来除以天数,得到月平均高温
3. 看极值:找出历史最高温最低温,知道这个地方天气的极限
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熟悉了之后特别有意思,跟破案似的!
A:这个问题问得好!主要有两个原因:
A:官方数据确实会有1-3天的延迟,着急的话可以试试商业气象服务,但可能要花钱。
A:部分气象站有建国以来的数据,但需要申请,而且可能要收费。
如果你会一点Excel,那分析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
这样做出来的图表特别直观,一眼就能看出天气变化规律。不会Excel也没关系,慢慢学嘛。
现在很多天气APP都有历史数据功能,比如:
虽然功能不如电脑强大,但胜在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查。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数据都可靠。遇到这些情况要小心:
这时候最好多查几个来源对比,或者直接联系气象部门确认。
说了这么多,其实查天气历史数据真的不难,关键是要动手去试。我自己就是从一个小白开始,现在都能预测下周会不会下雨了,准确率比天气预报还高呢!你也赶紧试试吧,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