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个人信息查询服务真的靠谱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住址甚至身份证号。这时候你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我的信息怎么泄露的?更可怕的是,现在网上还冒出一堆号称"免费查询个人信息"的服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灰色地带。

先说说这些所谓的免费查询服务都是啥套路。最常见的就是让你输入手机号查快递、查开房记录、查网贷记录。页面做得跟真的一样,有的还挂着"官方合作"的招牌。但你知道吗,这些网站八成都是钓鱼的!你输入的信息转头就被卖给了黑产。

为啥这些服务能存在呢?主要三个原因:第一,确实有市场需求,比如查对象出轨、追债啥的;第二,技术门槛低,随便租个服务器就能开张;第三,打击难度大,很多服务器架设在境外。但你要记住,在我国,未经允许查询他人信息是违法的!

那这些网站都是怎么获取数据的呢?我跟你捋捋:有的是从快递公司内部买的数据,有的是入侵学校医院系统偷的,还有更绝的,直接在网上收购买过信息的"二道贩子"。去年有个案例,某查询网站老板被抓时,硬盘里存着6亿条个人信息!

你可能要问,既然违法为啥还有人用?这就是人性啊!有些人明知道不对,但架不住好奇心或者别有用心。我认识个老哥,花50块查女友开房记录,结果被骗了钱不说,还被植入木马,手机里所有照片都被盗了。

正规渠道能不能查个人信息?当然可以,但必须走法律程序。比如法院调查令、律师持证查询等。普通老百姓想查别人的信息?门都没有!除非是公开的工商信息或者裁判文书,这些在官网都能免费查。

2016年11月8日

说到这我得提醒你,千万别去试那些所谓的"黑客代查"。十个里有九个是骗子,剩下那个真能查的,你用了就是共犯。去年有个大学生帮人查开房记录,钱没赚多少,反倒吃了官司,你说冤不冤?

那要是我的信息被泄露了咋办?别慌,教你几招:第一,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第二,在"12321"举报中心投诉;第三,定期在央行征信中心查信用报告。记住,发现信息被盗用要第一时间冻结银行卡!

现在很多App都要求授权通讯录、相册权限,这里头水很深。建议你:非必要不授权!特别是那些小众App,说不定转头就把你通讯录打包卖了。我手机里有个游戏要通讯录权限,我直接把它卸了。

说到防范,再教你几个实用技巧:快递单记得撕碎再扔;注册账号尽量用虚拟手机号;不同网站用不同密码。对了,最好把微信里的"允许通过手机号找到我"关掉,能减少很多骚扰电话。

有些查询服务更隐蔽,比如"输入姓名测缘分""扫码查前世"。听着玄乎吧?其实都是收集信息的套路。你填的资料转眼就成了精准营销的靶子。我表妹玩这个,后来天天收到美容院推销,烦都烦死了。

测试名字的网站

企业信息查询倒是合法的,比如天眼查、企查查这些。但注意了!他们免费版给的信息有限,想查详细资料得开会员。不过比起个人隐私查询,至少人家是正规经营,数据来源也合法。

说到数据来源,有个词叫"爬虫技术"。简单说就是程序自动抓取网上公开信息。合法的比如抓取招聘网站数据做分析;非法的就是爬取用户隐私。现在法律对爬虫管得很严,搞不好就要进去。

你可能好奇,那些收费查询的价格是怎么定的?黑市上,一条快递信息卖1-3毛,全套个人信息能卖到50块。更详细的比如银行流水,开价上千!但买这些的人,最后基本都落网了。

最近还出现新套路:冒充官方发短信,说你的快递丢了要退款,点链接填信息。这种千万别信!真的快递公司绝不会让你填银行卡密码。我同事就中过招,卡里两万块十分钟就被转走了。

法律方面你得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非法获取或,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去年广东判了个案子,贩卖个人信息的团伙主犯判了六年半,罚了五百万。

浮云遮日打一生肖

说到防范,再分享个真实案例。有骗子伪造公安局网站,说你有案底要查资金往来。记住!公检法办案绝不会网上操作。北京有个阿姨差点被骗走养老钱,幸亏银行柜员机灵。

最后说个扎心的事实:现在个人信息保护还是防不胜防。你可能什么都没做错,信息还是被泄露了。所以平时要多留个心眼,定期改密码,银行卡别存太多钱。

要是真遇到信息泄露怎么办?别怕麻烦,该报警报警,该投诉投诉。去年有个大学生发现被人冒名,坚持维权半年,最后银行赔了他精神损失费。

说到底,免费查询个人信息这事,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不靠谱。真有这好事,轮得到咱们普通老百姓吗?保护隐私还得靠自己多长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