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为何拉警报 历史纪念日解析?
你有没有在12月27日这天突然听到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当时是不是一脸懵圈,完全搞不懂为啥大白天突然拉警报?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日子背后的故事。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警报声的时候也特别纳闷。那天我正在家刷剧,突然就听见"呜——呜——"的声音,吓得我差点从沙发上滚下来。后来问了邻居才知道,原来每年12月27日都会拉警报,是为了纪念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这事儿得从1939年说起。那会儿咱们国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12月27日这天,对重庆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大轰炸。这场轰炸有多惨烈呢?这么说吧,整个重庆城都快被炸平了,死伤的老百姓不计其数。
你可能要问了,为啥非得选这天拉警报?其实这里面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原因。这场轰炸是抗战期间最惨烈的一次空袭之一。它标志着日军开始对后方城市实施无差别轰炸。最重要的是,这个日子提醒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段血泪史。
现在全国各地拉警报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样。有的城市是上午10点整开始,持续3分钟;有的是分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但不管怎么拉,目的都是一样的——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为啥还要搞这个?这不是在翻旧账吗?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就像老话说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这个警报日已经不太了解了。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00后根本不知道12月27日拉警报是啥意思。这其实挺让人担心的,因为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历史都记不住,那还谈什么未来?
那天的警报声到底在提醒我们什么?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点:第一,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第二,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第三,教育下一代要牢记国耻。
现在咱们国家强大了,再也不用担心敌人的飞机来轰炸了。但是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们必须要保持警惕。拉警报这个传统,就是在告诉我们: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国防意识一刻都不能松懈。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警报系统现在可先进了。以前就是简单的汽笛声,现在都是电子控制的,声音能传好几公里远。而且每个城市的警报系统都是24小时待命,随时可以应对突发情况。
说到这儿,我想起去年12月27日发生的一件趣事。有个外地来的游客第一次听到警报,还以为是要地震了,吓得直接钻到了桌子底下。后来知道真相后特别不好意思,但这也说明我们的国防教育还得加强啊。
其实除了12月27日,咱们国家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警报日。比如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还有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纪念日。这些日子拉警报,都是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那具体到12月27日这天,老百姓应该怎么做呢?根据官方建议:首先,听到警报时应该暂时停止手头的工作;其次,可以默哀一分钟;最后,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孩子讲讲这段历史。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没啥实际意义。但我觉得吧,仪式感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就像清明节要扫墓、国庆节要升国旗一样,警报日拉响警报也是一种必要的仪式。
你知道吗?现在有些学校会在警报日组织特别的活动。比如请老战士来讲抗战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我觉得这种做法特别好,比单纯在课堂上讲历史要生动得多。
说到抗战纪念馆,重庆就有一个专门纪念"12·27"大轰炸的纪念馆。里面展出了很多当年的照片和实物,看着特别震撼。有机会的话真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保证让你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实不光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警报纪念日。比如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日。这说明铭记历史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
那为什么偏偏是防空警报呢?这个选择其实很有讲究。防空警报的声音特别有穿透力,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这种声音本身就带有警示意味,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战争和危险。
最后说点我个人的感受吧。每次听到12月27日的警报声,心里都会特别不是滋味。想想当年的老百姓,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遭遇那样的灾难,该有多绝望啊。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应该好好珍惜。
说到底,12月27日拉警报这件事,就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记,和平需要守护。虽然警报声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传递的信息却值得我们思考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