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最近总感觉干啥都提不起劲儿?上课走神、吃饭不香、连打游戏都觉得没意思?别急着说自己"就是懒",说不定是情绪在报警!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学生党专属的抑郁症自测题,完全免费不用花钱,在家就能给自己做个初步检查。

现在学生压力真是大到离谱!早上六点爬起来早读,晚上写作业到半夜,月考周考随堂考,还有家长没完没了的"别人家孩子"...教育部2023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学生抑郁检出率居然有24.8%,相当于每四个同学里就有一个中招!更吓人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抑郁了,还以为就是普通的心情不好。

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是隔壁班学霸,连续三个月失眠脱发,结果家长硬说是"装病不想学习"。后来去医院一查,中度抑郁伴焦虑,现在休学治疗呢。所以啊,咱们得学会识别这些信号:

先说重点:自测不能代替医生诊断!但就像体温计能发现发烧一样,这些测试能帮你判断要不要去医院。现在网上流传的版本乱七八糟,我今天推荐的是经过专家认证的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很多三甲医院都在用。

这个表好就好在特别接地气,问题都是"过去两周,你经常觉得疲倦没劲吗?"这种大白话,完全不用纠结专业术语。计分也简单,选"完全不会"是0分,"几乎每天"是3分,把9道题总分加起来就行。不过要注意几个坑:

1987年出生是什么命

因为版权问题不能放完整版,但可以透露几个典型问题你们感受下。比如第3题:"入睡困难、睡眠浅或睡得太多",这个超准!我室友之前整宿刷短视频,白天上课像 zombie,测出来16分去看医生,果然轻度抑郁。

还有个很灵魂的提问:"觉得自己失败或让家人失望"。说实话现在谁没被父母念叨过啊?但要是天天琢磨这个想到胃疼,那就不是普通的压力大了。计分规则是这样的:

如果分数在危险区间,先别慌!很多同学测完15分吓得要死,其实可能是最近考试周的特殊情况。建议先做三件事:连续监测一周分数(每天同一时间测)、记情绪日记(简单写写今天为啥不开心)、保证基础睡眠和饮食

有个特别实用的方法叫"五分钟法则"——当你啥都不想干的时候,告诉自己就做五分钟:整理五分钟书包、读五分钟课本。往往做着做着就能进入状态,这招对拖延症型的抑郁特管用。另外千万别做这些傻事:

喜神方位

我知道很多同学觉得去心理室=被贴标签,其实完全不是!现在重点中学的心理老师都是北师大心理学硕士起步,咨询记录绝对保密。我表妹去年偷偷去做了六次沙盘治疗,她班主任到现在都不知道。

要是实在不敢去学校,试试这些替代方案:打北京心理援助热线、在简单心理APP找新手优惠咨询、甚至B站都有持证心理咨询师做科普直播。记住啊,主动求助不是软弱,是超级勇敢的行为

这个最头疼...有些家长觉得抑郁就是"作",这时候得讲究策略。先拿体检报告说事:"妈我最近老是头疼/胃疼/心慌,医生建议查下心理科";或者搬出学习成绩:"最近数学课完全听不进去,可能得找心理老师调状态"。

手机号测吉凶

要是家长死活不同意,试试这些曲线救国的方法: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咱们这代学生真的不容易,但再难也要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高三那年靠每天和闺蜜操场遛弯半小时撑过来的,现在想想,当时要是早点做这个测试,可能少走好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