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五行口诀表完整版速查,干支五行对照表详解,六十甲子纳音速查手册

天干地支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核心要素,由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组成循环系统。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则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种组合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主要用于纪年纪日。天干地支的排列遵循固定顺序,每60年形成完整循环,称为"六十甲子"。理解这个基础框架,是掌握五行理论的前提条件。

为什么天干地支需要配合使用?单独使用天干只能表示10年周期,地支仅能表示12年,二者组合后形成60年的大周期,更符合天文观测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天干主外显特性,地支主内在能量,例如甲子年中"甲"属阳木,"子"属阳水,形成水生木的相生关系。

地支的五行分配更为复杂,存在藏干现象:

纳音五行是将六十甲子与五行结合的特殊分类系统,每组干支对应特定的纳音属性。例如甲子乙丑为"海中金",丙寅丁卯为"炉中火"。这种分类在命理学中具有特殊意义,不同于普通五行属性。完整的纳音五行表可分为30组,每组包含两个连续年份。

如何快速记忆纳音五行?可采用以下口诀:"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这个口诀将干支与形象化的自然物结合,如"沙中金"、"霹雳火"等,帮助建立直观记忆。

五行之间存在严格的生克关系:

2020年正月初一吉时的时间

在具体应用中,天干相克称为"天克",地支相克称"地冲"。例如甲木克戊土为天克,子水冲午火为地冲。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反克现象,如金弱木强时,木反克金。

为方便记忆,历代学者总结出多种口诀:

这些口诀将抽象理论转化为韵律文字,建议每日诵读形成肌肉记忆。现代研究者发现,结合手势动作记忆效果更佳,如念"木"时模拟树木生长姿态。

将公历年份转换为干支年份,可采用公式计算:

例如计算2025年干支:天干(2025-3)÷10余2对应乙,地支(2025-3)÷12余6对应巳,故2025年为乙巳年。这种方法避免查表,适合快速推算。历史上重大事件都可用干支记录,如1894年甲午战争,1911年辛亥年。

2021是牛年吗

十二地支各对应特定生肖:

生肖不仅代表年份,也对应月份(农历)和时辰。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子时(23-1点)鼠最活跃,午时(11-13点)马奔腾,这种对应关系在择吉避凶中广泛应用。

干支五行理论在多个领域具有实用价值:

以中医为例,庚年金运过旺之年,肺系疾病易发;壬年水运太过,肾脏负担加重。这种五运六气理论在《黄帝内经》中有系统记载,现代研究证实其存在一定统计学规律。

2023年4月5日黄道吉日查询

初学者容易混淆以下概念: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纳音五行主要用于命理推算,而正五行适用于日常应用。例如择吉日主要看干支正五行,而八字排盘需结合纳音分析。

掌握基础口诀后,可逐步深入研究:

现代天文测算证实,干支周期与木星(岁星)12年公转周期、土星30年公转周期存在数学关联。这种跨越三千年的智慧体系,至今仍在东亚文化圈保持旺盛生命力。理解其深层逻辑,需要结合古代天文学、数学知识进行交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