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发生了什么值得记住的大事?

你还记得2019年11月1日那天自己在做什么吗?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日期已经没啥印象了,但其实那天发生了不少影响深远的事情。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看看那些当时可能没注意,但现在回头看特别重要的事件。

那天最重磅的新闻莫过于中国正式启动5G商用服务了。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5G套餐资费,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要知道现在咱们刷短视频、打游戏这么流畅,可都是从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当时最低档套餐是128元/月,包含30GB流量,现在想想还挺贵的对吧?

说到科技领域,同一天还有个大事是苹果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1.1万亿美元。那会儿iPhone 11系列刚上市一个多月,销量出奇地好。特别是那个暗夜绿色,简直火到不行。现在回头看,这可能是苹果最后的高光时刻之一,后来就遇到疫情啥的,股价也有过起伏。

国际上那天也挺热闹。智利突然宣布取消APEC峰会,把全世界都整懵了。本来各国领导人都准备去开会,结果因为国内骚乱直接取消了。最搞笑的是,这个决定公布时,很多国家的专机都已经在飞往智利的路上了,只能半路掉头回家。

国内民生方面,新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这个条例对网络订餐、保健品销售都做了更严格的规定。比如外卖平台要对入网商家进行实名登记,现在咱们点外卖能看到商家证照信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规范的。

文娱圈那天也有大新闻。《少年的你》票房突破8亿,成为现象级电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获得一致好评,把校园暴力这个话题带入了公众视野。现在很多学校开展反霸凌教育,多少都受了这部电影的影响。

老黄历吉日查询

体育迷可能记得,那天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卫冕世界杯冠军。郎平带领的姑娘们11战全胜,朱婷还是MVP。这场胜利给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开了个好头,虽然后来奥运会延期了,但当时可是让全国人民都热血沸腾。

经济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437,这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突破7.0关口。当时可把做外贸的老板们急坏了,进口成本突然增加不少。不过现在回头看,这反而是个买入美元的好时机,后来汇率又慢慢回落了。

那天还有个现在想来挺讽刺的新闻,武汉卫健委通报当地流感情况平稳。通报说病毒活动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提醒市民注意通风换气。谁知道两个月后,就是从这个城市开始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

国际上另一个重要事件是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重启商业捕鲸。这个决定遭到很多国家反对,环保组织更是强烈抗议。日本方面说是为了传统文化,但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到现在这个问题还在扯皮。

国内教育领域,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支持职业教育。这份文件首次提出"职教高考"概念,为后来的职教改革埋下伏笔。现在很多技术工人待遇提高,职业院校越来越吃香,其实政策源头可以追溯到这时候。

科技圈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消息,华为宣布将在加拿大新增200个研发岗位。那时候美国制裁已经开始,华为正在全球布局研发力量。这个决定现在看来很有远见,分散了风险,也为后来突破技术封锁做了准备。

属猴2022年的运势

说到国际政治,巴基斯坦正式开放边境走廊,允许印度锡克教徒前往朝圣。这个举措被认为是印巴关系缓和的信号,虽然两国矛盾根深蒂固,但这个小口子确实给紧张局势降了降温。

国内社会新闻方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首个冬春航季。这个被称作"新国门"的超级工程刚投运一个月,正在逐步增加航班量。现在它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但当时很多人还觉得位置太偏不方便。

金融领域那天发布了《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拉开了P2P行业清退转型的序幕,很多平台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退出市场。现在回头看,确实避免了不少金融风险。

国际上还有个有趣的花絮,英国警方确认39名货车遇难者均为越南人。这个案子当时震惊世界,也引发了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广泛讨论。后来多国加强了边境管控,偷渡路线也被严厉打击。

国内环保方面,《长三角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发布。这是首个区域性的季节性治霾方案,为后来的蓝天保卫战提供了范本。现在长三角空气质量确实改善不少,这些措施功不可没。

男性痣相大全

科技企业动态方面,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申请获批准。这个决定为后来中概股回归港股开了先河,也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学了这招,算是未雨绸缪。

说到文化事件,法国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半年前那场大火还历历在目,这天终于开始重建。现在工程还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完工,但已经比原计划推迟了不少。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回顾这些三年前的事情?其实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今天发生的很多事,都能在过去找到影子。比如5G商用开启了数字生活新时代,疫情前的预警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职业教育改革现在才显现出效果。

小编觉得,2019年11月1日就像个分水岭,很多当时看似普通的事件,后来都被证明影响深远。特别是站在2025年回头看,更能体会到历史的连贯性。那天发生的事,有些已经改变,有些仍在继续,但都值得我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