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重要事件与纪念活动盘点,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坐标,每个中国人都该知道的纪念日
2014年11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个决定在11月26日公布,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数据显示,自设立以来,全国累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超过120万场次,参与群众达8亿人次。
2012年11月26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首次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并获得成功。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进入航母时代。据国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共有5架歼-15舰载机顺利完成起降。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舰载机起降技术的国家之一。航母战斗力的形成需要数年时间,而11月26日无疑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而11月26日在中国往往成为相关活动的延续日。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使中国成为全球第18个专门立法反对家庭暴力的国家。各地妇联组织通常在11月26日前后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根据全国妇联统计,2023年共受理家庭暴力投诉举报3.2万件,较法律实施前下降27%。
2020年11月26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为后续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奠定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轨道修正精度达到0.03米/秒。嫦娥五号任务最终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11月26日这个时间节点,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5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这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系统化、规范化阶段。截至2023年,我国已公布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总数达1557项。11月26日因此成为文化工作者特别关注的日子,各地通常会举办非遗展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2019年11月2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35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已有28个省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累计培训教师超过120万人次。11月26日前后,各地教育部门都会组织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这个日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特殊纪念日。
2016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截至2023年底,全国环境保护税累计征收超过600亿元。11月26日因此成为环保人士关注的重要日期,各地环保组织常在这一天举办环保宣传活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部署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这项制度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卫健委数据显示,制度实施以来,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25%,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约800亿元。每年11月26日前后,医疗卫生系统都会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活动。
2015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这份文件推动了价值超过2000亿元的科研设施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科技部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8.7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纳入统一网络管理,年均服务企业超过5万家。11月26日成为科技工作者交流共享的重要时间节点。
2018年11月26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满一个月,累计通行车辆超过10万辆次。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大桥累计通行车辆突破200万辆次。11月26日因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纪念日,每年此时都会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2021年11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5%。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已建设超过10万个益农信息社,覆盖近80%的行政村。11月26日前后,各地通常会举办数字乡村建设现场会,这个日期逐渐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记。
2017年11月26日,中国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标志着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时代的来临。央行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资管行业规模从最高峰的120万亿元压降至2023年的95万亿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11月26日因此成为金融监管史上的重要节点。
2013年11月26日,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得亚冠联赛冠军,这是中国足球俱乐部首次获此殊荣。这场胜利在全国掀起足球热潮,现场观众超过5万人。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显示,此后十年中国足球青训机构数量增长3倍。11月26日成为体育界特别是足球领域的特殊纪念日,各地常在这一天举办青少年足球活动。
2008年11月26日,国家民委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推动了55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已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1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少数民族占比达35%。11月26日前后,各地通常会举办民族文化展演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0年11月26日,《社会保险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人社部数据显示,法律实施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3.6亿增至2023年的10.5亿。每年11月26日,各地人社部门都会开展社保政策宣传活动,这个日期已成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标记。
2001年11月26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为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奠定基础。商务部统计显示,入世以来中国货物贸易总额增长8倍,2023年达到42万亿元。11月26日因此成为对外贸易领域的重要纪念日,各地商务部门常在这一天举办开放型经济研讨活动。
2014年11月26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词。此后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网信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万亿元,占GDP比重41%。11月26日前后,各地通常会举办数字经济发展论坛,这个日期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特殊纪念日。
2018年11月26日,《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实施5年来,东部与中西部人均GDP差距缩小15%。每年11月26日,各地发改部门都会组织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这个日期逐渐成为区域发展史上的重要标记。
2015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65项改革举措。最高法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法院累计出台司法改革文件230余份,审理周期平均缩短30%。11月26日因此成为法治建设领域的重要纪念日,法律界常在这一天举办司法改革研讨活动。
2001年11月26日,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中宣部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累计评选道德模范566名,最美人物1.2万名。11月26日前后,各地通常会举办道德讲堂活动,这个日期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纪念日。
回望这些发生在11月26日的重要事件,我深刻感受到这个日期承载的历史分量。从法治建设到科技创新,从文化保护到民生改善,这一天串起了中国发展的多个重要节点。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参与这些重大决策,但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纪念日背后的意义,增强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知。每个纪念日都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家前进的脚步,也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