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大公祭日是哪三个?看完这篇你就彻底懂了!

哎,最近刷短视频老是刷到"公祭日"相关内容,但具体是哪几个日子总记混...你们是不是也这样?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保证看完再也不迷糊!

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就是放个假的事儿,后来查资料才发现想简单了。国家设立公祭日可不是随便定的,这里面有大学问!首先得明白这是为了铭记历史,就像家里老人常说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其次呢,是让咱们 collective memory(集体记忆)能代代传下去,别让年轻人都忘了祖辈受过的苦。

举个栗子啊,就像清明节扫墓,公祭日其实就是给整个国家"扫墓"。不过这个"墓"不是具体某个人的,而是所有为民族牺牲的英雄,还有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同胞。这么一说是不是突然就通了?

这个日子估计大家最熟悉——12月13日。为啥选这天?因为1937年的这天,小鬼子攻陷南京开始了长达6周的大屠杀。具体多惨烈呢...这么说吧,当时长江水都染红了,具体数字到现在还有争议,但至少30万同胞遇难。

注意几个重点啊:

  • 2014年才正式设立,其实不算很久
  • 当天会降半旗,很多娱乐活动暂停
  • 南京全城会拉响防空警报

我去年12月13号正好在南京出差,上午10点警报一响,整个城市就像被按了暂停键,马路上所有车都停下来鸣笛,那个场面真的...(摇头)太震撼了,比看多少纪录片都管用。

这个日子可能有人会懵——9月30日。为啥不是清明节?其实最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才明白选国庆前一天特别有深意。你想啊,第二天就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头天先缅怀先烈,这不就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最生动的诠释嘛!

墓地风水知识

重点来了:

  • 2014年同批设立的,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算"孪生兄弟"
  • 主要纪念所有革命烈士,不特指某件事
  • 天安门广场有献花仪式,领导人都会参加

有个冷知识:其实以前各地烈士纪念日不统一,有的地方定在清明节,有的定在七一...现在全国统一到930,反而更好记了对吧?

这个可能争议最大——5月12日。严格来说它不算"国家公祭日",而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但为啥我要放进来讲呢?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汶川当地和很多地方都会在这天举行公祭活动,本质上已经具备公祭日的特征了。

划重点:

  •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死亡加失踪近9万人
  • 后来国务院把这天定为防灾减灾日
  • 四川当地会举行集体默哀和纪念活动

记得那年我还在上大学,全校组织捐款,宿管阿姨边收钱边抹眼泪...现在想想,这种全民性的伤痛记忆,确实应该有个正式纪念的日子。

Q:为什么没有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其实9月3日是法定的抗战胜利日,但不属于"公祭日"范畴,更多是庆祝性质。就像你问为啥春节不是公祭日一样,性质不同啦。

梦见石棺

Q:公祭日必须穿素色衣服吗?
A:倒没硬性规定,但建议别穿得太花哨。我有次12月13日穿了件大红羽绒服出门,被路人一直盯着看...那叫一个尴尬!

Q:小学生需要参加公祭活动吗?
A:现在很多学校会组织,但不像升旗仪式那么强制。个人觉得适当参加挺好的,我侄女去年参加了学校的"折纸鹤寄哀思"活动,回来就问了好多历史问题。

发现不少人(包括以前的我)都有这些误解:

  • 以为公祭日就是法定节假日——其实只有部分单位放假
  • 觉得纪念活动都是形式主义——参加过就知道多震撼
  • 分不清纪念日和公祭日的区别——前者范围更广

最搞笑的是有人问我"公祭日商场打折吗"...兄弟,这真不是双十一啊!(捂脸)

其实不一定要去现场,很多小事都能体现:

  • 朋友圈不发娱乐内容(尤其12.13那天)
  • 看到相关报道点个赞,让算法多推荐正能量
  • 有空可以参观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免费开放的

万年历黄道吉日查2021

我有个习惯,每年这三天都会给家里老人打电话,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别说,比我历史课本记得牢多了!

说个真事,去年采访个00后小朋友,居然问我"南京大屠杀是拍的电影吗"...当时真的血压都上来了!这也提醒我们,历史记忆真的会随着时间淡化,必须靠制度性纪念来延续。

就像我奶奶说的:"伤口好了,疤得留着。"不是为了记仇,而是提醒自己别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写了这么多,突然想起大学老师说过的话:"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了它能走多远。"可能有人觉得这些纪念活动"矫情",但你看以色列人对犹太屠杀的纪念,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说到底,敢于直面伤痛的民族,才配拥有更好的未来。

下次再遇到公祭日,别光想着能不能放假了。至少花一分钟,想想这些日子背后的重量。好了,不啰嗦了,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那些还搞不清三大公祭日的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