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婚姻测算真的靠谱吗?
最近朋友圈突然刷屏的"8月26日婚姻测算"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为啥这么多人都在转发测试?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突然火起来的测算方法,看看它到底靠不靠谱。
先说个有意思的现象,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测完都在说"太准了",但仔细一问,他们连这个测算的原理是啥都说不清楚。这就很值得琢磨了,一个连原理都搞不明白的东西,为啥能让人觉得准呢?
这个测算方法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把两个人的生日加加减减,最后得出个分数。分数高的就说婚姻会很幸福,分数低的就...你懂的。但问题是,这种算法真的科学吗?咱们往下看。
先说这个测算方法的来源,据说是某个星座博主发明的。但翻遍全网也找不到具体的理论依据,这就很可疑了。要我说啊,这种突然冒出来的测算方法,多半是营销套路。
咱们来分析下这个算法的逻辑。它主要看三个指标:生日数字的匹配度、星座的相合度、还有生肖的配对。听着挺全面的对吧?但仔细一想,生日数字和星座本来就是一回事啊,这不是重复计算吗?
再说说这个测算的准确性问题。我特意找了20对夫妻做测试,结果发现:10对感情很好的夫妻里,有6对测算结果是不匹配的;而10对已经离婚的夫妻里,居然有4对测算结果是"天作之合"。这数据也太打脸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这么多人觉得准呢?这里有个心理学现象叫"巴纳姆效应"。简单说就是人们容易相信那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觉得就是在说自己。比如测算结果说"你们需要多沟通",这不是废话吗?哪对夫妻不需要沟通?
再说说这个测算最坑的地方:它完全忽略了现实因素。比如两个人的三观合不合、经济状况、家庭背景这些重要因素统统不考虑。光看生日就能预测婚姻?这也太儿戏了吧?
咱们来做个对比。正经的婚姻咨询师要做评估,至少要了解:两个人的性格特质、沟通模式、价值观、原生家庭影响等等。哪像这个测算,输个生日就完事了?这不是糊弄人嘛。
不过这个测算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它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聊感情话题的契机。很多情侣测完会讨论结果,这不就是增进交流的好机会吗?但千万别把结果当真就是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为啥我测出来特别准呢?这个问题特别好。其实啊,你可能只记住了准的部分,不准的都自动过滤掉了。这就是典型的"确认偏误"。
再说个有意思的发现。我做了个小实验,把同一个人的生日改了一天重新测算,结果居然从"绝配"变成了"相克"。就一天之差啊!这说明啥?说明这个测算方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咱们再来看看这个测算的传播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社交媒体裂变传播的,要测就得转发,这不就是典型的营销手段吗?我敢打赌,发明这个方法的人压根没想过准确性,人家要的就是流量。
可能有人会说:就当玩玩呗,那么较真干嘛?这话没错,但问题是很多人真的会把这个当回事。我就见过因为测算结果不好而闹分手的情侣,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说到这儿,咱们得聊聊婚姻的本质。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结果,哪是几个数字能决定的?真要这么简单,民政局直接装个算命软件不就得了?还省得工作人员加班。
再说说这个测算最危险的地方:它给人贴标签。测出来好的就沾沾自喜,测出来差的就忧心忡忡。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感情是处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咱们来做个假设。如果这个测算真这么准,那为啥没有学术论文支持?为啥没有专业机构采用?说白了,这就是个娱乐产品,跟星座运势一个性质,图个乐呵就行。
最后给个建议:与其花时间研究这些不靠谱的测算,不如多看看正经的两性关系书籍。比如《爱的五种语言》《亲密关系》这些,都比算命强多了。
小编觉得啊,感情这种事,还是要靠真心和经营。那些所谓的测算,就当是个娱乐小游戏玩玩得了,千万别当真。要我说,与其相信这些,不如多花时间陪陪另一半,比啥测算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