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突然想到10月27日这个日子了吗?是不是刷朋友圈看到有人发状态,或者单位突然通知这天放假?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日子到底有啥特别的。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日期时也懵得很,查了老半天资料才搞明白...

其实啊,10月27日在不同国家地区还真有不同说法。咱们中国这边最硬核的当属"世界音像遗产日",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定下来的。你可能要问:"音像遗产是个啥?"简单说就是老唱片、老电影这些会"说话"的历史见证者。比如《马路天使》的黑胶唱片啊,《定军山》的胶片啊,都算这个范畴。

不过要说最让人意外的,这天在土库曼斯坦居然是"独立日"!1991年他们就是在这天脱离苏联单干的。还有希腊人也在这天庆祝"国庆节",纪念1940年对意大利法西斯说"不"的硬气操作。你看,同一个日子在不同地方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够神奇吧?

这个节日的诞生特别有戏剧性。2005年之前,全世界的音像资料都在悄咪咪地"自杀式"腐烂——胶片发霉、磁带消磁、老唱片脆化。联合国那帮专家急得直跺脚,最后拍板把10月27日定为保护日,因为这天正好是《保护世界音像遗产公约》的生日。

具体要保护些啥呢?列个清单你就懂了:

  • 百年老唱片:比如1904年录的京剧《四郎探母》
  • 绝版电影胶片:像1927年的《西厢记》残片
  • 历史录音带:开国大典的原始录音这种
  • 濒危方言记录:快要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料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刚开始也觉得不就是些旧东西嘛。后来才知道,音像遗产比文字记载更"有血有肉"。比如说,你现在听梅兰芳先生1930年的《贵妃醉酒》,那种唱腔韵味是乐谱根本记不下来的。再比如看民国时期的纪录片,街上黄包车夫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活脱脱就是时光机啊!

算命免费 婚姻事业

更可怕的是,这些材料比想象中脆弱得多。有个数据吓死人:全球80%的音像遗产在2000年前已经永久损坏。像最早期的蜡筒录音,现在能播放的设备全世界不到十台。要不是专门设立这个保护日,很多声音真的就永远"哑巴"了。

别看这个节日是洋人发起的,咱们中国在保护音像遗产上可是"卷王"级别的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藏着30万本胶片,最老的能追溯到1905年。更绝的是国家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光数字化抢救的老唱片就有十几万张。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说得这么高大上,跟我有啥关系?"其实特别简单!别乱扔老磁带光盘,说不定你奶奶留的邓丽君磁带就是绝版。其次可以参加档案馆的"声音捐献"活动,把你知道的民间故事、老童谣录下来。我就捐过外婆唱的摇篮曲,后来居然被收入了地方非遗库!

还有个冷知识:现在很多APP能帮你"修古董"。比如"老照片修复"功能可以抢救模糊的录音,"降噪神器"能让老磁带声音变清晰。上次我就用手机软件修好了我爸当兵时的讲话录音,老爷子听得直抹眼泪。

十病九痛打一生肖

虽然世界音像遗产日最官方,但其他国家的操作也很有意思。比如在捷克,这天是"独立日",街上会挂满国旗;美国有个别州把这天定为"黑色猫咪日",因为10月底嘛,跟万圣节凑热闹;最绝的是圣文森特,全国放假纪念1979年摆脱英国统治。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段子:2018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非要在这天开记者会,结果全世界媒体都在报音像遗产日,把他气得够呛。你看,日子撞车了就是这么尴尬!

肯定有人纠结:"这么多说法,我该过哪个?"其实吧,在中国混就重点记音像遗产日。其他国家的节日咱们凑热闹也行,但别搞混了。比如你要在朋友圈发"庆祝土耳其国庆",人家可能一脸懵——他们国庆节明明是10月29号啊!

不过最保险的做法是"三件套"

  • 晒晒自己收藏的老唱片
  • 转发条音像保护的科普
  • 吐槽下童年磁带被妈妈当废品卖了
保准既应景又有话题度!

梦见自己杀人

聊了这么多正经的,说点好玩的。你知道吗?最早的人类录音是1860年的《月光曲》,但直到2008年才被技术还原出来。还有更绝的,大英图书馆收藏着1889年光绪皇帝说英语的蜡筒,可惜现在还没找到...

现在最抢手的音像遗产居然是80年代的电视广告!什么"燕舞收录机"啊,"我们是害虫"的农药广告啊,拍卖价都上万了。上次有个土豪花15万就为买盒"正大综艺"的录像带,说是童年回忆。啧啧,这情怀价格!

小编觉得吧,保护音像遗产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能让我们听见祖先的呼吸,看见历史的眨眼。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没有记录的时代,等于从未存在过。"所以下次大扫除,看到发黄的老磁带可别急着扔,说不定那就是未来的无价之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