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夕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哎,突然想起来个事儿,你们还记得2017年七夕节是哪天吗?就是牛郎织女相会那个日子。我前两天翻老照片,看到那年七夕发的朋友圈,突然就懵了——完全想不起来具体日期!这记性啊,真是越来越像金鱼了。
说到七夕,咱们中国人对这个节日感情可深了。从汉朝那会儿就开始过,到现在都两千多年了。不过你们发现没,这七夕的日期每年都在变,因为它跟阳历不一样,是按农历算的。这就让人特别容易记混,对吧?
我查了下资料,发现2017年的七夕确实挺特别的。那年夏天特别热,好多地方都破了高温纪录。而且那年七夕前后还发生了不少大事,比如九寨沟地震就是七夕后没几天发生的。这么一想,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其实要搞清楚2017年七夕的具体日期,得先弄明白农历和阳历的区别。咱们平时用的1月1号、12月31号这种是阳历,也叫公历。而农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来算的,一个月大概29天半。所以农历和阳历的日子对不上,每年都会差个十几天。
七夕固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对应到阳历上,每年都不一样。比如2016年七夕是8月9号,2018年是8月17号,夹在中间的2017年到底是哪天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天,直到我翻出了当年的日历。
说到查日历,现在年轻人可能都不太用纸质日历了。但我家里还留着2017年的那本,红色封皮,每天一页那种。翻到农历七月那部分,终于找到了答案。不过在这揭晓之前,咱们先聊聊七夕这个节日本身。
现在的七夕被炒成中国情人节,但其实在古代,它更像个女儿节。古时候的姑娘们这天要乞巧,就是祈求织女赐给自己一双巧手。要穿针引线、摆瓜果、拜月亮,可讲究了。哪像现在,光知道送巧克力、玫瑰花,把传统都丢得差不多了。
我记得2017年那会儿,商家们已经开始大力炒作七夕促销了。商场里到处都是爱心装饰,餐厅推出情侣套餐,连超市的巧克力都摆成心形。这股风潮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愈演愈烈的,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对了,那年七夕还有个特别的现象——微信红包特别火。好多人不送实物礼物了,改发520、1314这种数字红包。我朋友圈里就有人晒截图,收了好几个520,可把单身狗们羡慕坏了。这种新习俗也算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色吧。
说到天气,2017年七夕那天的气象也挺值得一说。我查了气象记录,发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晴天,特别适合晚上看星星。这倒挺应景的,毕竟牛郎织女的故事就跟银河有关嘛。要是阴天下雨,那可就扫兴了。
现在咱们回到最初的问题:2017年七夕到底是几月几号?根据中国农历换算,2017年的七月初七对应的阳历日期是8月28日。这个日期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一,很多人上班,晚上才能过节。
为什么是8月28日呢?这里有个计算方法:2017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对应阳历8月22日,那么初七自然就是22+6=28日了。至于星期几,查万年历就能知道是星期一。这个组合还挺少见的,因为七夕在周一的概率大概只有七分之一。
那年七夕在周一,可把情侣们愁坏了。白天要上班,晚上约会时间短,第二还要早起。我有个朋友就因为这事跟对象吵架了,女方觉得男方不够重视,连假都不请。现在想想,过节这事儿还真是挺考验感情的。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七夕的阳历日期每年都不一样?这个问题特别好。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农历每年比阳历少11天左右;第二,农历有闰月;第三,节气变化会影响月份划分。所以七夕在阳历上的日期会浮动在8月中下旬。
为了更清楚,咱们列一下近几年七夕的阳历日期:2016年8月9日、2017年8月28日、2018年8月17日、2019年8月7日、2020年8月25日。看出来了吧,基本都在8月,但具体哪天每年都不同,最大能差20多天。
要是想预知未来某年七夕的日期,也是有办法的。现在手机日历APP都能显示农历,直接查七月初七就行。或者用公式计算,不过那个太复杂了,一般人用不着。最简单的还是上网搜,一查就知道。
2017年七夕是8月28日星期一,这个答案应该很明确了。不过我还想多说一句,现在年轻人过节越来越注重形式,反而把传统内涵丢了。像穿针乞巧、祭拜织女这些习俗,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那天我特意观察了下,2017年七夕晚上的月亮特别亮,是上弦月。按照老话讲,这种天气预示着好兆头。果然,后来我认识的好几对在那天确定关系的情侣,现在都结婚生子了。当然这可能是巧合,但节日的美好寓意不就在于此吗?
最后说个冷知识,2017年七夕那天,国际空间站正好从中国上空飞过。要是天气好,用望远镜说不定能看到。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人造卫星在旁边飞过,传统与现代就这么奇妙地交汇了。
小编觉得,记住节日具体日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现在查日期这么方便,何必死记硬背呢?关键是要把传统节日的精髓传承下去,让七夕不仅仅是购物吃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