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企划,每个公民都应知道的安全必修课,新时代国家安全知识手册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重要纪念日的设立,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反映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新要求。从2016年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始,每年4月15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核心价值在于唤醒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通过设立国家安全教育日,可以让每个公民都认识到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这一主题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今年的主题特别突出了"人民防线"这一关键词。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每个公民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从保守国家秘密到防范网络诈骗,从维护生态安全到举报可疑行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国家安全的"哨兵"。通过全民参与,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屏障。
国家安全教育涵盖多个重要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12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国家安全的有机整体。
在具体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普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如《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也要传授实用的安全防范技能,如识别间谍行为、防范电信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等。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安全知识更加生动易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宣传栏、宣传手册、专题讲座等形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媒体平台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短视频、直播、互动H5等新媒体形式因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在国家安全教育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各地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云课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专题授课。还将推出国家安全知识挑战赛、安全情景剧展演、VR安全体验等创新活动,让公众在参与互动中学习安全知识。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了系列动漫、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教育产品。
国家安全教育要注重分类施策,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领导干部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增强领导干部的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要接受系统的国家安全培训。
对于社会公众,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国家安全常识。特别是要关注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群体,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确保国家安全教育全覆盖、无死角。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发挥重要作用,把国家安全教育送到群众家门口。
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我国已建立起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包括《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在内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既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国家安全教育,要让公众了解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时,公民应当予以配合。只有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能为国家安全构筑坚实的法治屏障。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但教育模式和重点各有特色。美国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等文件指导国家安全教育,特别强调网络安全和反恐教育。俄罗斯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日本则通过防灾教育等形式培养国民的安全意识。
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既吸收国际经验,又立足本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国际有益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效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应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意识提升水平、行为改变情况等多个维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行为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全面评估教育效果。2024年的评估显示,公众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5%,比2016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评估结果也显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国家安全教育成效存在差异。城市居民的安全意识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年轻人的网络安全知识掌握得更好,而老年人对传统安全领域更为了解。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策略,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教育力度,确保国家安全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安全教育不能仅限于4月15日这一天,而要建立常态化的教育机制。各级学校要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每学期都有专题教育课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国家安全培训,将其作为员工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乡村要利用宣传栏、广播等载体持续开展宣传教育。
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国家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年度考核内容。通过制度保障,确保国家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有将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才能让国家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安全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未来,国家安全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育。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安全教育场景模拟,提升教育的沉浸感和实效性。
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将不断拓展和深化。随着新兴领域安全风险的显现,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将成为教育的新重点。国家安全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导向,通过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公众应对安全风险的实际能力。国家安全教育将朝着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谨慎对待不明链接和陌生来电。在社交媒体上,我会自觉抵制不实信息,不传播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尽一份力,就能共同筑起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