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燊是如何从落魄公子变成澳门赌王的?

你知道那个曾经家道中落、差点连学费都交不起的穷小子,后来是怎么成为掌控澳门半壁江山的"赌王"的吗?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何鸿燊这个传奇人物,看看他到底是怎么白手起家,打造出价值千亿的商业帝国的。

何鸿燊1921年出生在香港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爷爷何福是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批富豪。但好景不长,13岁那年老爸炒股破产,家道中落。这小子也是够倔,硬是靠奖学金读完了香港大学。这段经历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1941年香港沦陷,20岁的何鸿燊揣着10块钱跑到澳门讨生活。这小子脑子活,先是在联昌公司当秘书,靠着会讲英语、葡语混得风生水起。两年后居然成了公司合伙人,还娶了澳门第一美人黎婉华。这步棋走得妙啊,老丈人家在澳门很有势力,给他后来发展铺了路。

50年代何鸿燊开始单干,搞船运生意。当时澳门猖獗,他看准机会做起了"押船"生意,就是给船当保镖。这活儿风险大但利润高,据说最狠的时候他带着枪跟海盗干仗。靠着这股狠劲,到50年代末已经攒下百万身家。

1961年机会来了,葡萄牙要把澳门专营权拿出来招标。何鸿燊拉上霍英东、叶汉这些大佬,硬是从老赌王傅老榕手里抢到了牌照。当时放话说要拿300万出来搞,其实兜里根本没那么多钱,纯属空手套白狼。但这一把赌对了,从此开启了他的赌王之路。

新花园开张后,何鸿燊搞了很多创新:

测试自己的命运

到70年代,他已经垄断了澳门赌业。但麻烦也来了,各路黑帮都想分杯羹,最悬的一次被人当街开杀,幸亏保镖挡了。何鸿燊的应对办法是:黑白两道都打点,既给警方捐钱,也给黑帮份子发"保护费"。

80年代他开始多元化发展,收购澳门电视台、搞航空公司、投资房地产。最厉害的是把葡京酒店打造成地标,那个鸟笼造型的大楼成了澳门象征。这时候他的商业版图已经不止了,而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90年代澳门回归前夕,很多人都担心赌业前景。何鸿燊却趁机大举扩张,把数量翻了好几倍。他还很有远见地开始培养接班人,四个太太生的十几个子女都被安排进公司历练。虽然这些儿女后来争家产闹得满城风雨,但不得不说他早就在布局身后事了。

进入21世纪,何鸿燊已经80多岁了还在掌权。这时候拉斯维加斯的大亨们想来澳门分蛋糕,老爷子一点不虚,直接砸钱建了澳门塔、这些新地标。最牛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逆势收购了大量资产,等经济回暖又大赚一笔。

梦见有人追求我

那么问题来了,何鸿燊凭什么能成功这么多年?我琢磨着主要有这么几点:

说到他的商业帝国,那可真是盘根错节。光是上市公司就有好几家:澳博控股、信德集团、新濠国际...这些公司业务涵盖、酒店、地产、航运、航空、传媒,说是澳门经济命脉也不为过。巅峰时期他控制着澳门六成GDP,四成税收,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不过老爷子也有走眼的时候。比如早年觉得大陆人不会有钱,错过了开拓内地市场的机会。后来又想搞赛马会跟香港竞争,结果血本无归。但这些失误比起他的成功简直不值一提。

何鸿燊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危机处理能力。97年亚洲金融风暴,澳门赌客少了三分之一。他马上调整策略,把重心转向高端客户,结果利润不降反升。2003年非典时期也是,别人都在收缩,他趁机低价收购资产。

说到他的个人生活,那可比电视剧还精彩。四个太太,十七个子女,争产大战打了十几年。最狗血的是2009年他住院时,几房太太轮流带律师去病房让他签文件。最后还是出面调停,才把家产大致分明白。

2月27

何鸿燊晚年最得意的事,应该就是把澳门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东方拉斯维加斯"。现在每年有3000多万游客去澳门,收入是拉斯维加斯的7倍。这里面起码有一半功劳得算在他头上。

2020年何鸿燊去世,享年98岁。葬礼上全澳门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特区还给他办了最高规格的告别仪式。这个从10块钱起家的穷小子,用一辈子时间证明了什么叫逆天改命

要说何鸿燊给普通人什么启示,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机会永远留给敢想敢干的人。当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而是说他那种善于发现机会、敢于冒险的精神值得学习。毕竟在这个时代,按部就班很难出人头地,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点赌徒般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