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经常在小说里看到"这人活得真放荡不羁"这种描述?或者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我要做个放荡不羁的人"?但是...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啊?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特别有意思的词儿。
咱们先把这个成语拆开来看哈。"放"就是放纵、放开的意思;"荡"呢,可以理解为放浪、不受约束;"不羁"就更直白了,就是不受束缚。所以字面意思就是:放纵自己、不受任何约束地活着。
不过啊,这个词儿用在不同场合,意思还真不太一样。有时候是褒义,有时候又带点贬义,这个咱们后面细说。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里头,说的是东汉时期一些名士的行为。那时候啊,有些文人就特别不喜欢官场那一套规矩,整天喝酒吟诗、不修边幅,活得特别随性。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那帮人更是把"放荡不羁"发挥到了极致。比如阮籍,喝醉了就往人家老板娘床上躺;刘伶更绝,出门都让人扛着铁锹,说"死便埋我"。啧啧,这境界...
现在说一个人"放荡不羁",很多时候是在夸他:
你看李白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放荡不羁啊!还有现在很多创业者,放着稳定工作不要,非要折腾创业,这也是一种放荡不羁。
但是啊,这个词用不好就变味了。比如:
所以啊,这个词儿用的时候可得看场合。夸人可以,骂人也可以用,全看你怎么理解。
现在年轻人说的"放荡不羁",跟古代可不太一样了。更多是指:
但是吧,这种生活方式虽然潇洒,也得考虑现实问题不是?房贷要不要还?爸妈催婚怎么办?所以说啊,完全放荡不羁在现代社会还真不太现实。
很多人搞混这两个词儿,其实差别大了去了:
放荡不羁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而叛逆呢,往往是为了反抗而反抗,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反抗啥。
举个栗子啊,一个画家不按传统技法画画,这叫放荡不羁;但要是单纯为了跟老师对着干而乱画,那就是叛逆了。
历史上放荡不羁的名人可多了:
这些人啊,都有一个共同点: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敢于追求。这才是放荡不羁的精髓,不是单纯地瞎胡闹。
这个问题特别现实。你看啊:
所以说啊,真正的放荡不羁是需要底气的。要么有才华撑腰,要么家里有矿,不然很容易玩脱了。
想要活得放荡不羁又不招人烦,得注意几点:
记住啊,真正的自由来自自律,这话虽然老套,但是真理。
现在有些人啊,为了显得与众不同,硬要装出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结果呢?
明明不爱喝酒,非要天天发喝酒照片
根本不懂艺术,非要留个夸张发型
其实很在意别人看法,偏要说"我才不在乎"
这种假模假式的"放荡不羁",明眼人一看就穿帮了。所以说啊,做自己才是最高级的放荡不羁。
Q:放荡不羁就是为所欲为吗?
A:当然不是!放荡不羁的核心是精神自由,不是行为放纵。为所欲为那是没教养。
Q:内向的人能放荡不羁吗?
A:太能了!放荡不羁不一定非要张扬。一个安静写作的作家,拒绝商业约稿,专心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也是放荡不羁。
Q:年纪大了还能放荡不羁吗?
A:必须能啊!日本有个老奶奶90多岁还在玩摇滚呢。放荡不羁跟年龄真没多大关系。
说实话啊,我特别羡慕那些真正放荡不羁的人。但咱也得承认,大多数人都是活在条条框框里的。不过呢,偶尔打破一下常规,做点出格的事,给生活添点乐子,这种小规模的"放荡不羁"还是可以有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可以不活得很放荡不羁,但至少要保留放荡不羁的心。这样啊,日子才不会过得太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