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随手在百度上测个面相玩玩,自己的照片会不会被拿去干坏事?现在各种AI看相小程序满天飞,很多人图个新鲜就上传了自拍,但转头就开始担心: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我的脸会不会变成黑产市场的素材?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个冷知识,现在市面上90%的所谓AI面相分析,本质上就是个图像分类器。它把你的五官特征拆解成几百个数据点,然后跟数据库里的模板做匹配。听着挺高科技是吧?但这里头藏着好几个坑,咱们慢慢说。
首先最要命的是隐私条款。你注意过那些需要勾选的服务协议吗?大多数人在点"同意"前根本不会看那几千字的条款。有机构做过测试,把二十款主流面相软件的隐私政策扔给法律专家看,结果发现超过半数都存在过度收集信息的问题。
比如某款下载量破亿的APP,条款里就藏着这么一条:"用户授予我方全球范围内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肖像使用权"。翻译成人话就是:你上传的照片,人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更绝的是有些平台会把数据转手卖给第三方,美其名曰"用于算法优化"。
再说说服务器安全这事。去年就有黑客爆出过某知名相面平台的数据库,里头存着800多万张人脸照片,连带用户手机号、地理位置全裸奔。这些数据在黑市上叫价五毛钱一条,最后都流向诈骗团伙手里了。
你可能觉得百度这样的大厂会靠谱点?但别忘了技术外包这个坑。很多面相功能其实是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只是挂了百度的名头。这些野鸡团队可能租个云服务器就开干,安全防护约等于没有。去年某省网警就端掉过个团伙,他们开发的"AI算命"小程序,后台根本不做数据加密。
说到加密不得不提传输过程。测试发现,超过六成的面相类小程序还在用HTTP协议传输照片,这就相当于把装明信片上寄出去。安全专家用抓包工具做过实验,在星巴克连个WiFi就能截获隔壁桌上传的人脸数据。
更骚的操作是数据再利用。你以为测完面相数据就删了?太天真!有些平台会把你的面部特征打标签,比如"鼻梁高-可能消费能力强",然后卖给广告商。下次你刷短视频,突然冒出隆鼻广告就别觉得奇怪。
说到广告精准投放,这就牵扯到用户画像的建立了。某互联网巨头的内部文档被曝光过,他们通过面相数据给用户贴了56种人格标签。比如"耳垂厚"对应"易轻信",这类人收到的保健品广告会比常人多三倍。
还有个细思极恐的事: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密码泄露了能改,脸泄露了咋整?现在已经有黑产在用盗取的人脸数据破解支付系统。江苏就破获过案子,骗子用网购来的面相库照片,成功骗过了某银行的活体检测。
那百度官方到底怎么处理这些数据呢?查了他们最新版的隐私政策,发现写着会"在服务完成后立即删除原始图像"。但注意这个词——原始图像。处理后的特征数据可没说会删,而且保留期限写的是"必要的业务周期"。
有程序员逆向过百度测面相的代码,发现它会提取78个面部特征点。这些数据会跟搜索记录、定位信息绑定,生成更完整的用户画像。虽然百度声称做了匿名化处理,但在大数据交叉比对下,匿名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法律方面其实也有漏洞。《个人信息保护法》确实规定了人脸信息属于敏感数据,但执法难度很大。很多面相小程序注册地在海外,服务器架设在境外,真出了事根本追责无门。去年某跨境相面APP卷跑千万用户数据,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那到底还能不能用这些测面相功能?我的建议是,真要玩就找那种纯前端计算的——就是照片只在手机里处理不上传的。虽然准确度可能差点,但至少不会留底。市面上确实有几款这样的,不过得仔细找。
还有个取巧的办法:用明星照片去测。反正他们的脸本来就是公开信息,就算被利用了也不心疼。不过要注意别用当红流量明星的,有些平台会故意把这类面相结果做得特别准,就为了诱导你上传自己的。
如果已经用过这类功能怎么办?赶紧去隐私设置里找数据删除选项。虽然不能保证对方真的会从备份服务器上清除,但至少能避免数据被继续利用。有些平台比较良心,会在48小时内执行删除操作。
最后说个行业黑幕:很多面相分析根本就是随机的。安全研究员做过双盲测试,同一张照片传十次能出八种结果。有离职员工爆料,某些平台的后台压根没有AI模型,全靠预设的几种话术随机组合,毕竟大部分人就是图个乐。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百度测面相会泄露吗?答案是有这个风险,而且不小。大厂可能相对规范些,但架不住合作方搞小动作。在这个数据比石油还值钱的年代,你的脸对某些人来说就是行走的。
小编觉得啊,互联网时代最贵的不是免费,而是你以为免费的东西。下次再看到什么AI测面相、AI看手相,先问问自己:用永久性的生物特征数据换五分钟娱乐,这买卖划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