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农历日期怎么查?
哎,突然想起来2020年双十一那天到底是农历几月初几来着?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吧。特别是要查老黄历、算生辰八字或者看传统节日的时候,公历和农历的转换简直让人头大。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藏着不少门道的农历查询问题。
首先得搞清楚农历和公历到底有啥区别。公历就是咱们现在用的阳历,一年365天,闰年366天,每个月固定28到31天不等。而农历呢,又叫阴历,是根据月亮运行周期来算的,一个月大概29天半,一年12个月才354天左右。所以每隔两三年就得加个闰月来补上差距。
说到2020年11月11日这个特殊日子,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购物狂欢节对吧?但那天在农历上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我查了下资料发现,2020年11月11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九月廿六。这个日子在传统农历里不算特别重大的节日,但离重阳节刚过去没多久。
要查这种具体日期的农历对应关系,现在其实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直接百度搜索"2020年11月11日农历",立马就能跳出来结果。不过这种方法虽然快,但要是想查很多日期或者了解背后的原理,就有点不够用了。
第二种方法是用手机自带的日历功能。现在智能手机的日历基本上都支持农历显示。以华为手机为例,打开日历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择"设置",然后打开"农历显示"选项就行了。这样往后翻到2020年11月就能看到当天的农历日期。
第三种方法是用专门的万年历APP或者网站。这类工具一般功能更全面,不仅能查农历,还能看节气、黄道吉日啥的。比如"中华万年历"这个APP就挺好用的,界面简洁,查询起来特别方便。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要知道某天的农历日期呢?其实用处可多了:
咱们再说回2020年11月11日这天。农历九月廿六在传统上有什么讲究吗?我翻了些老黄历发现,这天宜忌其实挺普通的。宜搬家、装修、开业,忌结婚、安葬。不过这些说法现在年轻人都不太在意了,就当个参考吧。
要是想自己动手推算农历日期,那可就复杂了。得知道农历的置闰规则、月相变化,还要考虑时区问题。简单来说,农历每个月都是从新月那天开始的,叫"朔日"。两个朔日之间就是一个农历月,可能是29天或30天。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2020年是个闰年对吧?那农历有没有闰月呢?查了下发现2020年农历确实有个闰四月。这就解释了为啥2020年的春节特别早,1月25日就过年了。有闰月的年份农历天数会比平常多出将近一个月。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啥2020年11月11日对应的农历是九月廿六,而不是其他日期?这个就得看月亮的位置了。农历九月就是从秋分后的那个新月开始的,然后一天天数到11月11日就是廿六了。
要是想查更早年份的农历日期,比如爷爷奶奶那辈的生日,用普通日历可能就查不到了。这时候就得找专业的历法转换工具,或者去图书馆查老版万年历。有些家谱上也会记载重要日期的农历公历对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关注农历了,觉得麻烦。但其实农历里藏着很多古人的智慧,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运行和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对农业生产特别有用。像"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样的农谚,现在农村还在用呢。
说到节气,2020年11月11日前后是什么节气来着?查了下那天已经过了立冬,离小雪还有一周左右。立冬是农历十月的重要节气,表示冬天正式开始。不过现在全球变暖,很多地方立冬了还暖和得很。
要是想批量查询一段时间的农历日期,比如查整个2020年的农历,可以用Excel配合公式来实现。网上能找到现成的农历转换公式,复制粘贴到表格里就能自动计算。不过这个对电脑小白来说可能有点难度。
最后说说这个查询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吧。很多人容易把农历和阴历搞混,其实严格来说农历是阴阳合历,既考虑月亮也考虑太阳。还有就是时区问题,农历日期转换要以北京时间为准,因为咱们用的都是东八区时间。
查农历日期最怕遇到的就是历史日期转换。比如民国时期的日期,或者更早的清朝日期,因为历法改革过几次,直接查可能会有误差。这种情况最好找专业的历史学者或者天文学家帮忙核对。
其实现在手机这么方便,完全可以把农历日期显示常驻在桌面上。这样每天都能看到今天是农历几月初几,慢慢就对农历熟悉起来了。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他们更习惯用农历记日子。
对了,要是想给孩子讲解农历知识,可以从月相变化开始教。每个月农历初一月亮看不见,十五月亮最圆,这样直观好理解。还能买个简易天文望远镜,带孩子观察月亮的盈亏变化,比死记硬背有意思多了。
小编觉得吧,农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咱们年轻人还是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不用精通,但至少知道怎么查,遇到重要传统节日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样跟长辈聊天也有共同话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