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耻日结婚是否合适?
你有没有想过,选结婚日子的时候,除了看黄历、挑周末,还得考虑历史纪念日?最近有个朋友问我:"想在9月18日办婚礼,但家里老人说这是国耻日,不合适。这到底该怎么看啊?"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是简单一句"合适"或"不合适"就能回答的。
先说说9月18日这个日子本身。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那天起,东北三省陆续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战。所以啊,这个日子确实承载着沉痛的历史记忆。
现在每年9月18日,全国各地都会拉响防空警报,很多地方还会举行纪念活动。比如在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人们会献花、默哀。这一天在很多人心里,确实是个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日子。你想啊,要是这天办喜事,鞭炮声、欢笑声,跟肃穆的纪念氛围确实有点违和。
但是呢,也有人觉得,结婚是个人大事,选日子主要看自己方便。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工作忙,能凑齐亲朋好友的假期本来就不容易。要是因为历史纪念日就不能结婚,那岂不是限制太多了?这种想法其实也能理解。
这里咱们得掰扯清楚几个关键点。国耻日不是法定节假日,国家没有明文规定这天不能办喜事。纪念活动和私人喜事并不存在法律冲突。但最重要的是,这事关对历史的尊重和民族情感的考量。
我查了查资料,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网友们的观点特别两极分化。支持的人主要说:
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两年有个新闻。一对新人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结婚,结果被网友骂上了热搜。虽然后来当事人解释说早就定好的日子,不知道撞上公祭日,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很难消除了。这说明啊,大众对这个问题的敏感度确实很高。
咱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想想。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还关系到两个家庭。要是有一方长辈特别在意这个日子,强行在这天办婚礼,可能会埋下家庭矛盾的种子。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就因为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结婚,丈母娘到现在还时不时念叨这事。
其实类似的争议日子还有不少。比如:
这些日子要不要避开,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涉及重大民族伤痛的历史纪念日,确实需要格外慎重。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国庆节可以结婚吗?"这个就完全不一样了。国庆是庆祝的日子,普天同庆的氛围和婚礼的喜庆特别搭。去年国庆我参加的三场婚礼,场场爆满,大家都说沾沾国家的喜气。
说到这里,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爱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尊重。选结婚日子这件事,本质上反映的是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如果明知道是国耻日还非要在这天结婚,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那如果真的特别想在这天结婚怎么办?我觉得可以分几种情况来看:
我还专门请教了一位研究民俗学的教授。他说啊,中国传统婚俗本来就讲究"择吉避凶",虽然现代人不那么迷信了,但对特殊日子的避讳心理还是普遍存在的。像清明节、中元节这些日子,基本上没人会选来结婚,这是一个道理。
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有个婚庆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接单都会主动提醒客户避开敏感历史纪念日。这倒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为了避免事后纠纷。"宁可少接一单,也不想惹麻烦",这是他原话。
说到底,结婚选日子这件事,既要考虑个人需求,也要顾及社会影响。咱们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如果你在纪念活动现场看到隔壁酒店在办喜宴,心里会不会觉得别扭?反过来想,要是你的婚礼现场突然响起防空警报,这婚庆氛围还怎么继续?
最后说点实在的。一年365天,能结婚的日子多了去了,何必非选这个容易引发争议的日子呢?与其到时候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不如选个大家都开心的日子。毕竟结婚是喜事,图的就是个顺顺利利、和和美美。
我个人觉得啊,生活需要仪式感,历史更需要被铭记。在国耻日这天,与其大张旗鼓地办喜事,不如带着未婚妻去纪念馆献束花,既表达了爱国情怀,又给婚姻开了个好头。这样的纪念方式,说不定比豪华婚礼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