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广西人会放假一天?街上突然冒出好多穿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还有人拿着五色糯米饭边走边吃?这个日子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神秘节日的底细。
其实啊,三月三在咱们国家可是个大有来头的传统节日。不同地方叫法还不一样,有的叫"上巳节",有的叫"女儿节",广西那边直接就叫"三月三歌圩"。这个节日最早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那时候人们在这天要去水边洗澡,说是能祛除晦气。后来慢慢演变成踏青游玩的日子。
说到三月三的习俗,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最出名的要数对歌了,特别是壮族同胞,那叫一个热闹。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你一句我一句地唱,唱得好的还能找到对象呢!除了对歌,还有抛绣球、跳竹竿舞这些活动,看着就让人想参与。
吃的东西也很有讲究。五色糯米饭是标配,用植物染料把糯米染成五种颜色,不仅好看还好吃。有些地方还会叶糍粑,那股清香,啧啧,想想都流口水。还有的地方要喝雄黄酒,说是能驱邪避毒。
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偏偏选在三月初三这天?这里面可有讲究。古人认为"三"是个吉利的数字,"三月三"就是双倍的吉利。而且这时候春天正好,不冷不热,最适合出门活动。再说了,农忙还没开始,大家都有空。
说到这个节日的意义,那可多了去了。首先当然是祈求平安健康,古人觉得这天沐浴能洗去一年的晦气。其次也是青年男女相识的好机会,相当于古代的相亲大会。最重要的是,这个节日把传统文化一代代传了下来。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个节日了,觉得就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其实啊,这里面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深了。从周朝到现在,两千多年都没断过,你说厉害不厉害?而且每个地方的过法都不一样,特别有意思。
你要是想体验最地道的三月三,我建议你去广西。那边的庆祝活动最热闹,还专门放假一天。街上到处都是穿民族服装的人,歌声此起彼伏,那场面,绝对让你终身难忘。不过要提前订酒店,那几天游客特别多。
说到服装,三月三这天很多人都会穿上民族盛装。壮族的服饰特别漂亮,女的穿绣花上衣和百褶裙,男的穿对襟上衣和宽腿裤。这些衣服上的图案都有讲究,不是随便绣的,有的代表丰收,有的象征吉祥。
除了广西,其他地方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比如江南一带,这天要吃青团,就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做的绿色团子。福建那边要"踏青",其实就是郊游。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节日还跟很多历史名人扯上关系。比如王羲之,他就是在三月三这天写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还有杜甫,写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看来古人也爱凑这个热闹。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三月三这个节日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学校都会组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我觉得特别好,不能让这么有意思的节日慢慢消失。
如果你从来没体验过三月三,今年不妨试试。不用去很远,就在家附近找个公园踏青也行。带点五色糯米饭,约上三五好友,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说不定还能遇到对歌的,那可有意思了。
说到对歌,这可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吼两嗓子就行的,得押韵,还得接得上对方的词。内容一般都是赞美自然啦,表达爱意啦,或者互相调侃。要是对不上来,那可要被人笑话的。
除了对歌,游戏也很多。比如抛绣球,姑娘把绣球抛给心仪的小伙子,接到的人要是也有意思,就可以进一步发展。还有跳竹竿舞,几个人蹲着开合竹竿,其他人要在竹竿间跳来跳去,可考验协调性了。
现在很多地方的三月三活动都商业化了,加了很多现代元素。比如有美食节、商品展销会什么的。虽然热闹,但总觉得少了点原汁原味。我还是更喜欢乡下那种自发的庆祝,更纯粹,更有味道。
说到吃,五色糯米饭的做法其实挺简单的。黑色用枫叶,黄色用密蒙花,红色和紫色用红蓝草,白色就是原色。把这些植物煮水,然后用这些水泡糯米,蒸出来就是五色饭了。不仅好看,还有植物的清香。
艾叶糍粑也不难做。把新鲜艾叶捣碎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馅,蒸熟就行。吃起来软糯香甜,还带着艾草特有的香气。据说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古人真会吃。
现在你知道三月三俗称什么节日了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巳节,不过在广西那边更习惯叫"三月三歌圩"。这个节日从古至今,承载了太多文化记忆。它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日子,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我觉得吧,这样的传统节日应该好好保护。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忙着工作,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感受传统文化。像三月三这样的节日,正好给我们一个放慢脚步的理由,去体会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