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口诀顺口溜大全:老祖宗的智慧这样记才有趣

记得小时候常看爷爷拿着罗盘在院子里转悠,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乾三连、坤六断"之类的话。那时候只觉得这些口诀像唱歌一样好听,直到后来跟着师傅学易学,才发现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里,藏着八卦最精妙的记忆法门。今天就把这些祖传的"记忆密码"都整理出来,保证让你读三遍就能记住八卦的精髓。

要说八卦记忆法,最经典的当属宋代朱熹整理的《周易本义》里的歌诀。这个版本流传最广,读起来就像童谣:"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每个卦的形态特征都用四个字说得明明白白。比如乾卦(☰)是三个完整的阳爻,可不就是"三连";而坤卦(☷)是六个断开的阴爻,自然就是"六断"。

明代来知德在《易经集注》里还有个更形象的版本:"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这八个字把八卦对应的自然现象说得清清楚楚。我教徒弟时总让他们边念边比划:说到"天"就指上方,"地"就跺脚,"雷"要做出惊吓状,"风"要挥手拂面...这样全身记忆效果特别好。

清代《御纂周易折中》里把八卦比作一个大家庭,特别适合记卦象之间的关系。乾为父,坤为母,震是长男,坎是中男,艮是少男;巽是长女,离是中女,兑是少女。我常跟学生说,记住这个"全家福",推演六十四卦时就像看家族谱系一样简单。

有个民间老师傅教过我更绝的——用生肖口诀记八卦方位:"鼠坎牛艮虎震宫,兔巽龙离蛇坤中,马乾羊兑猴巽位,鸡离狗坎猪艮通。"虽然逻辑性不强,但配上十二地支,记方位特别管用。早上晨练时念叨几遍,保证不会把震卦和艮卦的位置搞混。

指甲算命

学八卦离不开五行,这个口诀是我师父自创的:"乾兑属金震巽木,坎水离火坤艮土。"前两句押韵,后三字点明属性。背的时候可以配合手势:说到"金"就比划金属的坚硬,"木"做生长状,"水"流动,"火"燃烧,"土"厚重。我见过最聪明的学生,三天就能用这个口诀推演出八卦相生相克的关系。

宋代邵雍在《皇极经世》里发明的先天八卦数特别重要,对应的口诀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巽四坎五艮六坤。"这个顺序看着没规律,其实暗藏玄机。我教学生时会画个太极图:从乾卦开始顺时针数,阳仪部分乾兑离震分别是1-4,阴仪部分巽坎艮坤就是5-8,这样记一辈子都忘不了。

现代有个数学老师改编的数字口诀更有趣:"1像铅笔乾顶天,2像鸭子兑泽欢,3像耳朵离火艳,4像红旗震雷喧..."把卦象和数字形状结合起来。虽然不够严谨,但对初学者特别友好。我见过小学生用这个方法,半小时就能把八卦方位画得分毫不差。

手机查吉凶

风水里用的后天八卦方位,记忆口诀特别多。最正统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这个出自《洛书》的数理结构,配合九宫格记方位非常精准。我给人看风水时,心里默念这个口诀,手上掐指一算,八个方位瞬间了然于胸。

民间还有个更直白的版本:"南离北坎东震西兑,东南巽风西南坤地,西北乾天东北艮山。"我把它编成了打油诗:"火在南边水北方,雷震东方泽西乡,巽风东南坤西南,乾在西北艮东北。"押韵上口,连小区大妈学来看风水罗盘都能记住。

八卦对应二十四节气的口诀,在《周易参同契》里有记载:"冬至坎卦一阳生,立春艮上二阳成,春分震位三阳泰..."这个比较难记,我改良成了七言句:"立春艮上东风解,雨水坎中獭祭时。惊蛰震宫桃始华,春分离位玄鸟至..."把物候变化加进去,背起来就像在唱节气歌谣。

我教过最调皮的学生,记八卦全靠谐音梗。比如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编成"钱看根真训李捆对"——钱要看着,树根要保真,训练小李捆东西要对齐。虽然荒诞,但效果出奇地好。后来这个学生成了有名的风水师,现在还沿用这套方法教徒弟。

98年的今年多大

还有个记忆宫殿法,把八卦放在家里不同位置:大门是乾卦(天),客厅是离卦(火),厨房是坎卦(水)...每天在家里走动时心里默念卦象。我有个学员用这个方法,一周就能闭着眼睛画出完整的八卦方位图,连爻位变化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得去年冬天教个外国学生,他自创了套英文口诀:"Qian is sky, Kun is ground, Zhen like thunder's sound..."虽然不伦不类,但确实帮他通过了周易考试。可见记八卦没有标准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最重要。下次听到有人念叨"乾三连",说不定就是在用这套传承千年的记忆秘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