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有哪些重要节日值得关注?

你是不是经常刷朋友圈突然发现大家都在过某个节,自己却一脸懵?6月这个承上启下的月份藏着超多有意思的节日,从国际性的到小众冷门的,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好好唠唠。别以为只有儿童节和端午节,看完这篇保证让你变成朋友圈里的"节日通"!

先说最家喻户晓的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个日子可不止是小朋友收礼物的日子。你知道吗?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这个节日时,其实是为了保障全球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现在国内商场会搞亲子活动,学校组织文艺汇演,连很多成年人也凑热闹自称"超龄儿童"。建议这天可以给家里孩子准备手工礼物,或者重温童年经典动画片。

紧接着就是端午节,这个2009年入选人类非遗的节日实在太有料了。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很多地方会挂菖蒲、佩香囊,江浙一带还要"躲午"。今年端午节在6月10日,想体验原汁原味民俗的话,可以去汨罗看龙舟祭屈仪式,或者嘉兴体验裹粽子大赛。提醒下网购粽子要趁早,节前三天快递肯定爆仓。

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这两年越来越受重视,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减塑捡塑"。社区通常会组织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组织搞净滩行动。普通人可以做的很简单:自带购物袋、坚持垃圾分类、参加小区旧物置换。有个冷知识:我国从1993年开始参与这个活动,比很多发达国家都早。

说到冷门节日,6月第三个星期日的父亲节总被忽略。虽然不像母亲节那么热闹,但给老爸买件舒适的家居服,或者下厨做顿家常菜都很暖心。去年某电商数据显示,剃须刀、茶具和按摩仪是父亲节三大热门礼品。注意别买太贵的,老一辈反而会觉得浪费。

文艺青年要记牢6月12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全国博物馆、非遗场馆基本免费开放。去年故宫在这天推出了"数字文物库",线上就能看3D版清明上河图。建议提前查查本地非遗展示活动,说不定能亲眼见到剪纸、皮影这些老手艺。

八字匹配

吃货们注意6月10日还是中国面条节,虽然是非官方节日,但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这些地方代表都会搞促销。有个好玩的数据:中国人每年吃掉400多亿碗面条,连起来能绕地球80多圈!这天最适合约朋友打卡没试过的面馆,或者在家挑战手擀面。

6月14日的世界献血者日特别有意义,血站通常会准备纪念章和小礼品。初次献血记得带身份证,别空腹,献血后24小时别剧烈运动。我国献血量20年增长了近10倍,但夏季还是经常闹血荒,年轻人组团献血越来越流行。

6月18日现在可不只是电商狂欢节,原本是京东店庆日,后来演变成全网购物节。比价技巧很简单:提前一个月收藏商品看价格走势,大牌护肤品的小样套装往往最划算。提醒大家理性消费,去年退货率最高的就是冲动买的健身器材和小家电。

6月21或22日的夏至是二十四节气里最早确定的,北方讲究"冬至饺子夏至面",南方则要吃荔枝。这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很多地方会测日影、祭地神。养生党要注意:夏至后阳气渐衰,可以开始喝些菊花茶、绿豆汤祛暑。

6月25日的全国土地日听着严肃,其实各地会办耕地保护科普展。现在年轻人流行的阳台种菜就暗合这个主题,用泡沫箱种点小葱香菜,既环保又有成就感。我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相当于120万个标准足球场,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动态监测。

名字测试

国际节日里,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特别适合去海边,参加净滩活动能领到环保袋和手套。去年三亚志愿者两小时就清理出3吨海洋垃圾,主要是塑料瓶和渔网。就算在内陆城市,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也是很好的支持方式。

6月20日的世界难民日可能比较沉重,但关注联合国难民署的微博,转发相关科普也是种支持。数据显示全球每100人中就有1人流离失所,这个数字20年翻了一倍多。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消除对难民的偏见,比如纠正"难民等于麻烦"的刻板印象。

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各地公安会办宣传展,有些学校组织观看缉毒纪录片。最新通报显示,我国人员连续5年下降,但新型毒品伪装成奶茶、跳跳糖的情况要警惕。家长可以借这个机会和孩子聊聊毒品危害,比平时说教更自然。

还有个特别暖心的日子——6月30日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虽然国内庆祝活动不多,但高校社团常组织文化交流。这个节日是1947年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创立的,鼎盛时期有100多个国家参与。现在年轻人流行在这天组织跨国线上聚会,用Zoom聊各国文化差异。

指纹算命网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6月节日这么密集?其实这和北半球气候有关。六月不冷不热适合户外活动,又是年中各种纪念日扎堆。另外很多国际组织喜欢在上半年定节日,方便各国筹备。我国还把不少传统节气转化成了现代节日,双重叠加就显得特别多。

普通人该怎么参与这些节日呢?建议挑三四个感兴趣的深度体验,其他的简单了解就行。比如端午学包粽子、父亲节陪老爸下棋、环境日做垃圾分类。没必要每个都过,但知道来历能避免社交尴尬,比如突然被问"今天世界海洋日你做了什么"不至于懵圈。

最后提醒下,6月节日虽多,但别被商家营销牵着鼻子走。像618购物节要按需购买,父亲节礼物重在心意不在价格。有些冷门节日虽然没商业价值,但参与公益环保活动反而更有意义。今年不妨试试在某个小众节日做件特别的事,比如夏至日记录日照变化,或者献血日完成人生第一次献血。

其实节日最大的意义就是给平凡日子加点仪式感。小编去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会了做面塑,今年打算世界海洋日去捡垃圾。这些经历比单纯过节消费有意思多了,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