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12月12日是什么节日?
哎,最近老刷到"双12"的广告,铺天盖地的打折信息看得人眼花。突然想到个问题:为啥12月12日突然就变成购物节了?这日子跟淘宝双11有啥关系不?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保证让你看完明明白白的。
先说个冷知识啊,其实12月12日压根就不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它既不像春节放假七天,也不像国庆能连休,纯粹就是电商平台硬生生造出来的购物节。这事儿得从2011年说起,那时候淘宝刚把11月11日光棍节炒成购物节,其他平台眼红啊,就琢磨着也得整个自己的大促日。
百度这个老牌互联网公司看着眼热,在2012年就跟着搞了个"百度双12"。不过说实话,百度搞这个主要还是为了推广自己的支付业务和电商平台。那会儿百度钱包刚上线,急需搞点大动静吸引用户。他们打的算盘是:既然11月11日被淘宝占了,那咱就抢12月12日呗!
你可能要问了,为啥非得选12月12日呢?这里头有几个门道:首先12月临近年底,大家都有年终奖了,手头相对宽裕;其次圣诞节、元旦接踵而至,正是买礼物送人的好时候;最重要的是,双11刚过去一个月,正好可以收割那些双11没买够或者后悔没买的人。
不过说实话,百度这个双12搞得并不算特别成功。你看现在提到双12,大家第一反应还是淘宝天猫,百度反倒成了陪跑的。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百度本身电商基因不够强;第二,双11已经把消费者的购买力透支得差不多了;第三,12月还有个双12,难免让人产生促销疲劳。
说到促销疲劳,这还真是个问题。现在电商造节太多了,几乎每个月都有:618、双11、双12、年货节...消费者都被搞麻木了。我记得有次看报道说,某平台双12的销售额还不到双11的三分之一。这说明啥?说明大家钱包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月都疯狂剁手。
那百度现在还在搞双12吗?说实话,力度已经大不如前了。现在百度主要精力都放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上,电商这块基本算是战略性放弃了。不过其他平台倒是把双12这个概念继承下来了,尤其是线下实体店,特别喜欢在双12搞活动,毕竟年底要冲业绩嘛。
说到线下,不得不提双12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多商场、超市都会借着双12的由头搞促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我有个开服装店的朋友就说,现在双12的营业额能赶上平时半个月的,可见这个节日对实体商家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双12已经变味了。最早说是要打造一个"全民网购狂欢节",结果现在变成了"先涨价再打折"的套路节。有消费者爆料说,有些商品双12前悄悄涨价,到了活动当天再打折,算下来比平时还贵。这种操作真的挺败好感的,建议大家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那作为普通消费者,双12到底值不值得参与呢?我的建议是:刚需可以买,比如家里确实缺个冰箱洗衣机;非刚需要三思,别被促销冲昏头脑;比价工具要用起来,看看历史价格走势;保价服务要了解,万一买完就降价还能挽回损失。
说到比价,不得不提百度在这方面的优势。虽然百度电商做得不咋地,但搜索引擎起家的它,在商品比价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百度APP里就有个"百度购物"频道,能同时显示多个平台的价格,这点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挺实用的。
其实吧,双12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让消费者省多少钱,而在于给年底的消费市场注入活力。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双11和双12这两个购物节,确实对拉动内需起到了不小作用。有数据显示,这两个节日创造的GDP能占到全年零售总额的相当比例呢。
不过也有人批评说,这种人造节日助长了过度消费的不良风气。特别是年轻人,很容易被"限时抢购""仅此一天"这样的字眼刺激,买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我有个95后同事,去年双12买了三件羽绒服,结果到现在吊牌都没拆,这种消费真的有必要吗?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那百度现在到底还重不重视双12?据我观察,百度现在对双12的态度比较暧昧。一方面还会配合其他平台做些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又不会投入太多资源。毕竟现在百度的战略重心早就转向AI了,电商这块基本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
那其他互联网巨头是怎么看待双12的呢?阿里系当然是最积极的,毕竟这是他们商业版图的重要一环;京东也比较重视,但力度不如双11;拼多多倒是另辟蹊径,更注重日常的低价策略。至于腾讯、字节这些公司,基本就是跟着凑凑热闹,不会太当回事。
其实仔细想想,双12这个节日挺有意思的。它既不是传统节日,也不是西方节日,纯粹就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创造出来的商业节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这种创新可能带着浓厚的商业目的。
最后说点实在的,如果你打算在双12买东西,建议提前做好功课:列出购物清单,避免冲动消费;设置预算上限,量入为出;关注售后服务,特别是大家电;保留购物凭证,方便维权;警惕诈骗链接,只在正规平台购物。
说到底,双12就是个购物节而已,没必要太当回事。商家想赚钱,消费者想省钱,这本是场双赢的游戏。但要是演变成套路与反套路的博弈,那就没意思了。所以我的建议是:理性消费,快乐购物,别被节日绑架了你的钱包。
对了,突然想到个事儿。你知道为啥叫"双12"而不是"一二一二"吗?这其实是延续了"双11"的叫法。中国人就喜欢这种对称的数字,像"520""618"都是这个道理。这种数字梗在营销上特别好用,容易记住还自带传播属性,不得不说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真是玩出花来了。
说到数字梗,百度其实还搞过其他类似的营销活动,比如"517"吃货节、"718"汽车节什么的。不过这些都没能像双11、双12这样形成气候。这也说明不是随便选个日子就能造出节日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小编觉得啊,与其纠结百度12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聪明消费上。节日年年有,套路各不同,但理性消费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钱花了可以再赚,但被当韭菜割了,那感觉可就不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