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早上出门前纠结要不要带伞,结果一查手机发现七八个天气APP说的都不一样?或者想规划个旅行,死活找不到去年同期的温度数据?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2021年全年天气日历表到底该怎么查,保管让你从天气小白秒变老司机!
说白了就是把整年365天的天气数据打包成表格,像日历一样按日期排列。不过它可比普通日历厉害多了!比如2021年3月15日北京是晴还是雨?7月广州最高气温多少度?这些都能一目了然看到。对经常出差的人特别有用,提前知道目的地往年这时候的天气,行李箱该塞羽绒服还是短袖心里就有谱了嘛!
现在问题来了:这种专业数据上哪儿找呢?别急,往下看——
首先推荐中国气象局官网(www..cn),人家可是天气界的"国家队"。具体操作:
不过说实话,官网界面有点老古董,第一次用可能会懵。我当初就找了半天才摸清门道...
要是嫌电脑操作麻烦,试试这几个APP:
注意啊,有些免费版APP会限制查询次数,比如每天只能查3次历史数据。要是工作需要大量查询,建议开个会员。
最近发现个宝藏小程序叫"历史天气查询",不用下载随用随走:
不过有次我查2021年台风季的数据,发现小程序和官网对降雨量记录不太一样...后来搞明白是小程序用的数据源不同,所以关键决策还是以官网为准比较好。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现在都2025年了,查四年前的数据有啥用?这里说几个真实场景:
我家隔壁张阿姨去年种草莓就吃了亏,没查历史霜冻日期,结果刚开花就遇上倒春寒,血本无归啊...
这个得看数据来源。像气象站直接监测的数据肯定最准,但有些第三方平台会用算法推算,就可能出现偏差。建议:
去年帮公司做活动策划,就发现某个APP显示2021年5月1日是晴天,实际上那天下了暴雨!幸亏多查了几个渠道,不然室外活动就泡汤了。
A:部分专业平台可以,比如的付费版,能精确到2021年某天凌晨3点的风速。但普通需求看日均数据就够了。
A:得用国际气象组织(WMO)的数据库,或者AccuWeather这类国际APP,不过要挂梯子。
A:官网下载的都是标准Excel格式,用数据透视表就能做月度对比分析,小白也能上手。
最后分享几个实战经验:查历史天气别光看温度数字,要特别留意体感温度这项!2021年7月有几天实际温度才32℃,但湿度爆表导致体感温度飙到40℃,这种细节很多平台都不显示。
还有啊,建议把查到的数据做成这样的表格,贴在冰箱上特别方便:
反正自从我养成查历史天气的习惯,再也没有"早上穿羽绒服中午热成狗"的尴尬了。你们也赶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