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求职市场到底有多难?

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这样的朋友圈:"投了100份简历石沉大海"、"985毕业半年还在啃老"?2021年的求职市场简直就像开启了地狱模式,但具体难在哪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

先来看组扎心数据:2021年高校毕业生909万创历史新高,而疫情后企业招聘需求反而缩水了15%。这就好比早高峰的地铁站,排队的人突然暴增,但列车却减少了班次。更绝的是,很多公司挂着招聘启事却迟迟不招人,纯粹是为了刷存在感。

行业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特别明显。教培行业直接被政策锤爆,新东方、好未来这些巨头都在大裁员。但与此这些领域却疯狂招人:

说到薪资这事儿就更有意思了。大厂给应届生开出的package看着挺唬人,但仔细算算时薪可能还不如送外卖。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16薪"套路,其实就是把年终奖折算成年薪来吹牛。更别说还有各种绩效工资、对赌协议这些深坑。

属蛇女的最佳婚配

2021年还有个特别魔幻的现象——35岁危机提前到25岁。很多公司明里暗里只要95后,搞得90初的"老阿姨"们瑟瑟发抖。某招聘网站数据显示,25-30岁求职者收到的面试邀请比31-35岁群体高出47%。

现在说说简历筛选的潜规则。大厂HR平均看一份简历就6-8秒,比刷短视频还快。他们到底在看啥?首先是关键词匹配,比如"用户增长"、"DAU"这些黑话。其次是项目经历的数据化呈现,光写"负责运营公众号"肯定没戏,得说"单月增粉10万+转化率5%"这种。

线上面试成为主流后,奇葩事就更多了。有候选人因为网络卡顿直接被pass,还有人在镜头外放小抄结果忘关虚拟背景。最绝的是某公司要求面试者全程开美颜,说是要测试"形象管理能力"。

姓名笔画相加配对

说到内推这个捷径,2021年也开始变味了。大厂员工明码标价收钱内推,某职场论坛爆出"阿里P7内推报价2万"的聊天记录。更骚操作的是,有些HR专门去闲鱼买竞对公司员工的简历。

现在回答几个关键问题:转行真的可行吗? 从传统行业跳互联网的成功率大概20%,但要是选择新能源、芯片这些风口行业,成功率能提到35%左右。关键是要拿出三个月以上的学习成果,比如自己做的数据分析报告、产品原型图这些硬货。

考公务员是不是避风港? 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0万,最热岗位竞争比达到3000:1。但要注意的是,很多基层岗位五年服务期锁死,期间辞职会被记入诚信档案。而且薪资真的不高,深圳公务员月薪也就1万出头。

恨之入骨猜一生肖

最后给正在找工作的你几个实在建议:别死磕大厂,有些B轮左右的创业公司机会更多;把Boss直聘上的在线简历当成主战场来经营;每周至少参加3场面试保持状态,哪怕是不想去的公司;遇到要求"抗压能力强"的岗位赶紧跑。

小编觉得吧,2021年求职就像在玩密室逃脱,既要找对线索,还得跟时间赛跑。但记住啊,找不到工作真不是你的问题,是这个市场太魔幻了。保持心态别崩,该吃吃该喝喝,指不定明天就有HR主动找上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