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看到这个标题你是不是懵了?圣诞节不是12月25号吗?怎么突然冒出个2月11日的圣诞节?别急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冷门到姥姥家的节日——2月11日圣诞节!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是商家搞促销的新套路?还是某个神秘宗教的隐藏彩蛋?跟着小编往下扒,保准让你大开眼界!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2月11日圣诞节的时候,小编也以为是谁喝多了编出来的。结果一查资料,好家伙,还真有这么回事!这事儿得从1929年日本说起。那时候日本过圣诞的人还不多,有个叫"不二家"的糖果公司(对,就是现在那个网红棒棒糖品牌)突发奇想:"既然12月25日的圣诞蛋糕卖不动,咱们再搞个'第二圣诞节'呗!"于是乎,他们硬生生把2月11日(日本建国纪念日附近)包装成了"草莓圣诞节",专门推销草莓奶油蛋糕!
你可能会问:为啥非得是草莓?这里头可有讲究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笑出声——这也算圣诞节?别说,经过近百年的商业洗脑,现在日本还真有不少人认这个"草莓圣诞"!特别是在年轻女孩圈子里,2月11日已经变成了"闺蜜圣诞"。你想啊,12月要和男朋友过正牌圣诞,2月14日又要过情人节,那2月11日不就正好留给小姐妹们开派对嘛!
来看看日本妹子们这天都干啥: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要杠:这不就是商家编出来的购物节吗?没错!但话说回来,现在哪个节日没点商业味呢?就连传统圣诞节,不也是靠可口可乐广告才把红衣圣诞老人形象固定下来的嘛!2月11日圣诞节妙就妙在它不装——明摆着告诉你这就是个吃喝玩乐的由头,反倒让人没心理负担。
比起正经圣诞节的三大标配:
草莓圣诞就随意多了:
肯定有人要问:日本人的奇葩节日关我们啥事?哎你还别说,这几年国内还真有人跟风!主要是三个群体在玩:
1. 甜品爱好者:管他什么节,有理由吃蛋糕就是好节!
2. 二次元宅圈:跟着动漫游戏里的日本文化走
3. 网红打卡族:但凡能拍照发朋友圈的都不放过
不过要提醒各位,2月11日圣诞在国内可没啥群众基础。你要是这天突然跟对象说"今天是圣诞节得庆祝",大概率会被当成想骗礼物的渣男/女。但如果是和吃货朋友组个"草莓甜品鉴赏会",那倒是个不错的借口!
既然说到商业操作,就不得不提这些年商家的骚操作。他们发现12月圣诞市场已经卷到飞起,就开始在2月11日搞差异化竞争:
最绝的是某年有家商场打出广告:"12月圣诞要和家人过,2月圣诞留给自己"——看看,这消费主义话术简直绝了!硬是把一个山寨节日包装成了"自我关爱日"。
可能你会好奇:这么扯的节日怎么还没被淘汰?其实仔细想想,2月11日圣诞恰好卡在个完美时间点:
说白了就是现代人太需要各种理由来找乐子了。12月圣诞太正式?2月圣诞刚好可以随便玩玩。就像网友说的:"过这个节不需要买礼物、不用见亲戚,就单纯吃个蛋糕,多轻松啊!"
咱们来对比下这两个"圣诞"的区别,看完你就明白为啥有人好这口了:
看出来了吧?2月11日圣诞根本就是懒人简化版!不用布置房间、不用准备大餐、不用买一堆礼物,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又穷又懒的当代青年。
肯定有人担心:过这种外国节日会不会被骂?其实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2月11日圣诞在日本本土都算非主流节日,跟传统文化压根不沾边。咱们中国人要是跟着玩,顶多算是个"甜品爱好者聚会日",连文化挪用都谈不上。
再说了,现在年轻人过节就图个开心:
那2月11日吃个草莓蛋糕怎么了?
如果你看完有点心动,小编给你支几招低成本玩法:
记住核心原则:绝对不要搞得像正经圣诞那样隆重!这节日的精髓就在于随意,你要是真去买棵圣诞树回来,那才是彻底跑偏了。
其实写到这里,小编自己都觉得这节日挺扯的——不就是商家为了卖蛋糕编出来的嘛!但转念一想,现在哪个节日不是人造的?就连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最早不也是商家推广出来的习惯?
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你要是把它当成必须隆重准备的"正经节日",那确实挺傻的;但如果只是当作生活小情趣,找个理由让自己开心一下,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毕竟大冬天的,能多个吃甜品的借口总是好的嘛!